曾参烹彘
韩非〔先秦〕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注释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女
女通汝,你;如“女还”。
反
反通返,返回;如“顾反为女杀彘”。
二、古今异义
适
古义:往,到;如“妻适市来”。
今义:适合。
特
古义:只是;如“特与婴儿戏耳”。
今义:特别,特殊。
学者
古义:学习的人;如“待父母而学者也”。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成教
古义:完成教导,教好;如“非所以成教也”。
今义:“成人教育”的简称。
三、一词多义
寓意
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诚实守信,不能说了做不到和说谎。
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以后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要为以后着想。以后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信口雌黄。
简析
这则故事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关于诚信教育的生动画面。文中讲述了曾子的妻子在前往市集时,其子紧随不舍,哭泣不已。为安抚孩子,母亲随口许下归家后杀猪为食的承诺。待妻子从市集归来,曾子却真的动手准备杀猪,妻子连忙劝阻,认为那只是与孩子的一场玩笑,不必当真。然而,曾子却以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阐明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提醒人们需要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正直的成长环境。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2篇诗文 ► 700条名句
玄鸟生商
佚名〔先秦〕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史记》
黍离
诗经·国风·王风〔先秦〕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