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阳日荆州作

吴融 吴融〔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被贬荒远之地离家万里已是哀伤至极,满眼萧条秋景让人更加惆怅迷茫。
浊酒再凉也要一饮而尽,喝了许多也不醉,远处的黄菊也因天气暖和未开。
京师战乱不要回,这种动荡时期我的旧友又在哪里?
想到家事国事自己都无能为力,趁着夕阳未至,一人走下楚台。

注释
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
寓目:过目。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动。
浊醪:浊酒。
任:任凭。
辞:辞别。
因:因为。
暄:温暖。
上国:京师。
戎马:战争。
残阳:夕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诗人远离京都流落荆南时的惊时感事之作。

  首联写诗人投荒寄居荆南的感慨。诗人离京远流,客居荆南,深秋遥望,满目荒凉,心中不由彷徨而深感哀痛。首联着一“哀”字,笼罩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写诗人重阳饮酒赏菊的情景。重阳佳节,天气和暖,景色明媚,欲饮酒赏菊,而金黄的菊花却未开放。诗人端起酒杯,见无菊可赏,悲从中来,便以酒浇愁,一杯一杯又一杯,终于喝醉了。此联“冷”“暄”二字,相互映衬,尤见其妙:“冷”,是酒冷,也是心冷;“暄”是日暖,也是心暖。诗人之心在佳节由暖而变冷,不禁得更增悲哀,思念故都的亲友。悲愁之中,自然引发联想,故颈联写诗人的心境:中原战乱不止,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五月,邠、歧、华三镇兵联合入京, 宰相韦昭度死于非命。在这次事件中,吴融“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讷”,乾宁三年(896年)冬才被召回京都。此诗就是诗人远离京都流落荆南时所作的惊时感事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曾凡玉·唐诗译注鉴赏辞典·北京:崇文书局,2017.02
2、 方坚铭·《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五卷第三期》韦昭度之死与吴融的诗歌创作·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简析

  《重阳日荆州作》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诗人投荒寄居荆南的感慨;颔联写诗人重阳饮酒赏菊的情景;颈联写诗人的心境,道出对亲友的怀念、国事的忧虑;尾联表达了自己的无可奈何,暗示了唐王朝的衰败。整首诗用词语言朴实,对仗工整,寓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吴融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299篇诗文 ► 3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韦庄 韦庄〔唐代〕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干行二首

李白 李白〔唐代〕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