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风·蔷薇露
马致远〔元代〕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蔷薇花沾着点点清露,圆圆的荷叶上贮满雨滴,菊花上结满一层秋霜,凄冷的庭院里香气弥漫。梅花梢上月亮斜挂,人影孤孤单单的,可恨薄情的人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注释
蔷薇、荷叶、菊花:分别代表春天、夏天、秋天。
四时辜负:指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创作背景
马致远“落梅风(寿阳曲)”重头小令共二十三首,内容都是言情,见于《阳春白雪》,这支小令是其中的第二十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
赏析
此曲以景入情,通过对“蔷薇”“荷花”“菊花”“梅花”这些标志四季的花和“露水”“夏雨”“秋霜”“梅影”四季景物的变化,表明女主人公一年四季始终盼望着情人或丈夫归来,却最终毫无结果,因而怨恨对方的负恩薄幸。小令把女主人公的心情描写得异常生动真切,极富情致。“蔷薇露”展现出晶莹剔透的露珠蓍薇花上滚动的美好画面。这些露珠像是女子的眼泪,孤单地落在蔷薇上。在蔷薇花面前,女子孤单地等自己的爱人,她感受不到花的美丽,只有孤寂伤感。“荷叶雨”,在古典诗词中,荷与雨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晏殊《渔家傲》:“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昨日小池
简析
此曲从四季景物的变化说明女子一直盼望着情人或丈夫,从春天盼到夏天,从夏天盼到秋天,从秋天盼到冬天,最终毫无结果,因而怨恨对方的辜恩薄幸。全曲以景入情,巧妙地将四时的景物和女子的心境结合起来,通过“蔷薇花”等众多意象,描绘出一幅女子苦苦思念情郎的图画,描写异常生动、真切,极富情致。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79篇诗文 ► 150条名句
西山
刘因〔元代〕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
夜来赤脚踏苍鳞,一著神鞭上箕尾。
天风泠泠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间归。
嫦娥洒泪不敢语,银河鼓浪沾人衣。
寄谢君平莫饶舌,袖中此物无人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