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记白鹤泉

李昭玘 李昭玘〔宋代〕

  临角门外折行而西二十步,有石井曰白鹤泉。野老云:昔有两白鹤翔唳而下,因以名焉。泉旧在老子祠,咸平中,侍御史赵及筑新城,限于其外,自是泉与祠异处,人或不知也。眉阳苏公来守此邦,治公之余,抉奇摘古,以寓吟啸。初得泉焉,味甘色白,于茶尤宜,以谓虽不及惠山,而不失为第三水,人始称之。世传陆羽、张又新水记次第二十种,多出东南,北州之水,弃而不载。一旦苏公独为诠赏,而北人不甚喜茶,虽知之,弗贵也。惠山当二浙之冲,士大夫往来者,贮以罂瓶,以箨封竹络,渍小石其中,犯重江,涉千里,而达京师。公侯之家,华堂锦案,招一二贵人,出龙团凤饼,次第而烹之,虽醴泉、甘露,不足比名。斯泉也,弃于路隅,人足罕至。雨潦浸灌,牧儿饷妇,驱牛马,负瓮盎,饮濯其旁。七月、八月之间,草深苔滑,蜗螺鳅鲋,曳泅自得,道上行旅,渴不得尝。岁时游人过者,既乏瓶绠,一照眉发而去。蒙烟坠露,涵沙浮梗,以寒冽自持,而不能争名于瓯鼎之间,良可悲也。天下之物,贵于近人而贱于远俗。人之常情,多随少执,竞于群众之所趋,而不察君子之独好,此幸不幸所从来,而其致不能一也。呜呼!物固无求于世,为士则有义命者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靠近角门,转弯向西走二十步,有一口带石井栏的泉,名叫白鹤泉。当地老人说:从前有两只白鹤边飞边叫着降落下来,人们因此用 “白鹤泉” 给它命名。这口泉原先在老子祠里,咸平年间,侍御史赵及修筑新城,把泉划到了新城外面。从这以后,泉和祠就不在同一处了,有的人也就不知道这泉了。眉州眉山的苏轼先生来担任这个地方的知州,处理公务之外,他探寻奇景、寻访古迹,借此寄托吟咏抒怀的情怀。他最先发现了这口泉,泉水味道甘甜、颜色清澈,特别适合泡茶。他认为这泉虽然比不上惠山泉水,但也算得上第三等好水,人们这才开始称赞它。世上流传的陆羽《茶经》、张又新《煎茶水记》里,评定等级的二十种好水,大多出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白鹤泉展开,先述其得名渊源与曾因筑城与老子祠分离的过往,再讲苏轼任知州时发现此泉,赞其甘清宜茶并评之为三等好水。又对比惠山泉水因地处要冲,被官员千里运送供奉权贵而声名显赫,白鹤泉却弃于角落,遭雨浸、任人随意使用。最终借泉感慨事物贵贱常因是否被赏识、契合风尚,叹世人随波逐流,进而点出士人当有道义天命之责,意蕴深刻。

李昭玘

李昭玘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台·清明应制

万俟咏 万俟咏〔宋代〕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