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嗟我本无有
俞樾〔清代〕
嗟我本无有,天地一沙鸥。盛年难又,无痕春梦付悠悠。抛了功名刍狗,还我千金敝帚,此外复何求。私署曲园叟,小占圣湖楼。
朝编蒲,暮缉柳,几春秋。编排初就,居然传诵到遐陬。浪使卖书人富,不管著书人瘦,此事岂良谋。太息百年后,辛苦豹皮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叹我本就身无长物,在天地间不过是一只沙鸥。盛年难再,无痕春梦已随岁月悠悠流逝。抛却功名如刍狗,只留敝帚似千金,此外更无他求。自号 “曲园叟”,小住圣湖旁的楼阁。
朝编蒲草,暮缉柳枝,如此度过几春秋。著作刚成,竟意外传到远方。空让卖书人致富,不顾著书人消瘦,这哪是良策?叹息百年后,只留下辛苦写成的文字,如豹皮般留存世间。
注释
盛年:青壮年。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敝帚:破旧的扫帚。喻无用之物。
私署:私授官职。
缉柳:编柳叶以为书;一说用杨柳木片以代竹简。形容勤学苦读。
遐陬:边远
简析
此词以 “沙鸥” 自喻,道尽人生漂泊与功名淡泊,抛却世俗追求,自号 “曲园叟” 隐居圣湖楼。“编蒲缉柳” 写著书岁月,虽作品传扬却叹卖书人富、著书人瘦,末句以 “豹皮留” 感慨百年后著作留存的辛苦与无奈,于旷达中见文人著书的坚守与怅惘。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239篇诗文 ► 34条名句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高鹗〔清代〕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
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住,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
春不雨
王士祯〔清代〕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贱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