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秋兴
王凤娴〔明代〕
珠帘不卷银蟾透,夜凉独自凭阑。瑶琴欲整指生寒。鹤归松露冷,人静井梧残。
天际一声新度雁,翱翔似觅回滩。浮生几见几多欢。三秋今已半,枫叶醉林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珠帘没有卷起,月光透过缝隙照了进来,夜凉如水,我独自倚着栏杆。想把瑶琴整理好,手指却先感到一阵寒意。仙鹤飞回松林,带起冰冷的露水;四周寂静无声,井边的梧桐叶已残缺不全。
天边传来一声雁鸣,是新来的鸿雁正在飞翔,好像在寻找回归的水滩。人生在世,能见到多少欢乐时光呢?如今秋天已经过了一半,枫叶像喝醉了酒似的,红得像燃烧的火焰。
注释
银蟾: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回滩:曲折流急的河道。
简析
此词以秋夜清寂起笔,银蟾透帘、独倚夜凉,琴冷指寒衬出孤静。鹤归露冷、梧残人静,愈显夜色空寂。天边雁鸣似寻归处,牵出浮生欢少之叹。末以三秋过半、枫叶醉红作结,将孤寂与时光流逝相融,于萧瑟中见绚烂,闲淡笔墨里藏着对人生的轻叹。
王凤娴
王凤娴,生活在明神宗万历(1573~1620)前后,字瑞卿,号文如子,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金山吕巷颜圩村寒圩)人,建宁知府王善继女。解元王献吉之姐,宜春(今属江西省)令张本嘉妻。著有《翠楼集》、《贯珠集》、《焚馀草》五卷。《焚馀草》辑入《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中。► 20篇诗文
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明代〕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妾薄命
袁宏道〔明代〕
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
妇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