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学而篇

《论语》〔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学的道理在合适的时机去实践(一说:学习的知识时常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却触犯在上位的人,这是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从来没有过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悌是仁道的根本啊!”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少有仁德。”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篇共十六章。作为《论语》的首篇,总体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包括孝、仁、礼、政、学习等一系列论题。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部分是“仁”与“礼”​,本篇的重点是论学论仁,以学求仁,后又加入论礼的内容,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等观点,表达了仁与礼的特征和效能,强调了礼的功用问题。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产告诫游吉

《韩非子·内储说上》‌〔先秦〕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 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伯乐顾马

《战国策》〔先秦〕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杞人忧天

《列子》〔先秦〕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