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出自宋代苏庠的《清江曲》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鸀鸟双双飞离水面,水满小塘,菰蒲深处,鸳鸯两两戏水。
船桨划在满是白苹的水面上,我归来已晚,只看到秋日岸边的芦絮像霜一样。
我将一叶小舟系在岸边林荫下,上岸来,一阵秋风吹得我两鬓生起白发。
我不理万事,醉后又醒,只希望永远占据江上,欣赏这一轮明月。
注释
属玉:鸀,水鸟名,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
菰蒲:菰,即茭白;蒲,即蒲草。
白蘋:即白苹,水草。棹:桨。
林樾:指树林丛聚成荫处。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16-717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三十七岁以前。清江曲是苏庠泛舟清江所作。诗人一生主要过着遁迹江湖的隐居生活,这首诗便以其自得其乐的心情,描绘了啸傲江湖、放任自适的闲逸生活。清江,泛指诗人居处附近的一条清澈江河。
前六句所写,既是诗人隐逸生活的一日,又是长年生活的缩影。一二句写观赏。诗人生活在江河边,触目之景,最多的是水鸟:鸀常常嬉戏在塘水中,不过一有动静,便双双惊起,飞离水面;倒是偶居不离的鸳鸯,在那菰蒲深处,“相对浴红衣”,可以不受外界“骚扰”。长时间地观赏这些可爱而有灵性的水鸟,诗人感到有趣,感到欣喜。三、四句写归来。徜徉在“清江”之上,其乐无穷,诗人流连忘返,待回来时,往往天
创作背景
这首
诗写于诗人三十七岁以前。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诗人曾与
徐俯同被召,徐俯赴朝,他却不起,且嘲笑徐俯出此下着。后来又多次被召,仍坚拒不赴。此后诗人一生遁迹江湖,放任自适,此诗即是诗人苏庠泛舟清江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2、
乐云,黄鸣主编,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唐宋诗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15.12,第564页
简析
《清江曲》是一首七言律
诗。此诗前两句是对水乡的野禽观察细致,描写传神;三四句写诗人摇船归来的情景;五六句写其自在潇洒之态;最后两句是自述其志。全诗随兴挥洒、辞气夸张,写得清新自然,诗中以自得其乐的心情,传神描绘出啸傲江湖、放任自适的闲逸生活。
苏庠
苏庠(1065~1147)南宋初词人。字养直,初因病目,自号眚翁。本泉州人,随父苏坚徙居丹阳(今属江苏)。因卜居丹阳后湖,又自号后湖病民。苏坚有诗名,曾与苏轼唱和,得苏轼赏识,并因苏轼称誉其诗而声名大振。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其后居京口。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征召,独不赴,隐逸以终。► 68篇诗文 ► 17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