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出自唐代杜甫的《古柏行

译文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注释柯:枝柯。

赏析孔明庙前的老柏,树身坚韧如青铜,树根稳固如磐石,象征着诸葛亮的坚韧不拔与忠诚不渝。此句以柏喻人,赞美了诸葛亮的伟大品质。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杜甫 杜甫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天青铜根天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长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天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像青铜般坚硬,树根像磐石般稳固。
苍白的树皮光滑得能流下雨水,树干粗壮需四十人合抱,青黑色的树冠高耸入云,仿佛有两千尺高。
当年刘备与孔明君臣遇合、共成大业,这柏树也因他们的恩德被百姓爱惜至今。
云气飘来时,它的气息与巫峡的相连;月亮升起时,它的寒意直通雪山的皑皑白光。
回想昔日曾绕过锦亭东边的路,那里的先主庙与武侯祠共在一座深幽的祠庙中。
古柏高大的枝干立在郊原上,透着岁月的沧桑;祠庙深邃,丹青装饰的门窗已空寂无人。
它独立盘踞在这方土地虽得其所,却因孤高入云,常遭猛烈的狂风侵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全诗以比兴为体,贯穿始终;咏物寄怀,浑然天成。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咏柏,意却在写人。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颂,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愿如诸葛武侯般报效朝廷的理想。这里,每一句写古柏的文字,都在暗喻诸葛武侯,又隐隐含着诗人自身。古柏的高大挺拔、苍劲灵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所敬仰的武侯品格,也是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肯定。​

  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充分施展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源于君臣相知相得。“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这些句子看似写景叙事,实则暗藏深情,背后是诗人对自己未被当朝朝廷理解重用、满腹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当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48岁后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54岁在夔州时对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简析

  《古柏行》是一首七言古。此诗采用比兴体,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诸葛亮。诗中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了自己愿意报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比喻精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堪称咏物佳作。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