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代陈思王京洛篇

译文雕花的屋梁上装饰着金莲花,桂木的柱子上盘绕着玉雕的蟠龙。

注释绣桷:绣花的椽子,有彩绘的椽子。桂柱:桂木的柱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鲍照 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

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唯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耸的楼阁有十二层,四面门户都配有八扇绮丽的雕花窗。
雕花的屋梁上装饰着金莲花,桂木的柱子上盘绕着玉雕的蟠龙。
珍珠串成的帘子遮不住露珠的润泽,丝罗的帷幔挡不住风的吹拂。
华丽的帐幔有三千多处,只为博你一朝的欢颜。
芬芳的香气飘向紫色的烟雾之上,绚丽的色彩映照在绿色的云朵之中。
春风仿佛能吹回白日,寒霜中的歌声惊落了边塞的鸿雁。
只担心秋天的尘土扬起,炽热的爱意会随着衰败的蓬草而消逝。
坐着看青苔布满台阶,躺着面对空荡荡的锦筵。
琴瑟的弦已散乱,舞衣也不再缝补。
自古以来,情意都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以“凤楼十二重”、“绣桷金莲花”等浓墨重彩的铺陈开篇,极写宫阙楼台之华美奢靡,亦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封闭与脆弱;中间部分以春秋代序暗喻时光流转、盛衰难料,直指繁华凋零,以荒芜庭院与冷落宴席的今昔对比,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悲怆;最后痛陈权力倾轧下恩宠难常,既批判了帝王情意的凉薄本质,又借候鸟的忠贞不渝寄托了对纯粹情感的向往。全诗借宫廷兴衰之变,在绮丽辞藻与冷峻哲思的交织中,揭示了富贵无常、真情难觅的深刻主题。

赏析

  曹植封陈王,谥思,故世称陈思王。鲍照此诗题“代陈思王”,但今《曹植集》未见原作,可能已佚。《玉台新咏》著录此篇,题作《煌煌京洛行》。《乐府诗集》收魏文帝曹丕《煌煌京洛行》四言诗一首,鲍照是否拟之,未可确知,但从内容上推测,可能性不大。

  此诗的题旨,大致如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所说:“始则盛称京洛之美,终言君恩歇薄,有怨旷沉沦之叹。”诗中写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子,备受君王宠爱,享受着无比的尊荣,但色衰爱弛的前景始终使她忧心忡忡。全诗的过程,就是细腻曲折而又一气呵成地展开她的内心矛盾的过程。

  开头六句都是景语,用赋的手法进行铺叙,极写宫室之富丽华美。“凤楼”

展开阅读全文 ∨
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故又称他为鲍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害,年五十余岁。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谢灵运、颜延之同创“元嘉体”,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252篇诗文 ► 396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