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出自宋代林景熙的《冬青花》
译文冬青树被移植过来,似乎并非出自凡尘俗世,它仿佛曾经见识过无数欢宴中酒杯下的月光,历经了长久的岁月。
注释觞:酒器。
赏析此句说冬青树十分长寿,来历非凡。
原文
林景熙《冬青花》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望见冬青树开花时,悲戚得如同一日九回肝肠寸断。
江对岸风雨如晦,全无晴色;五月深山里绽放的冬青花,恰似微雪。
花下石根的云气,原是藏龙所吐,卑微的蝼蚁不敢在那儿筑巢。
移栽的种子并非人间之物,它曾见过帝王饮酒时杯中的月色。
蜀魂杜鹃被百鸟环绕着飞,漆黑的夜半,杜鹃一声啼鸣,山竹仿佛要裂开。
注释
冬青:常绿乔木名。夏季开花,花细白色。
肠九折:形容悲愁之甚。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隔江风雨晴影空:指种在隔江临安故宫中的冬青树。
五月深山护微雪:指种在绍兴宋陵的
鉴赏
冬青树,汉朝的宫殿与宋朝诸帝的陵墓都种植它。此诗以“冬青花”为题,有它的特殊意义。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司马迁《报任安书》云:“肠一日而九回。”言悲痛之极。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故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隔了一条钱塘江。那里已经沦为元军之手,所以说风雨如晦,连一点晴的影子都没有。五月是冬青花盛开的时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从而寄托了作者憎爱的感情。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龙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龙所藏”。石头为云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宋端宗景炎元年),临安沦陷,南宋随之灭亡。公元1278年(一说1284年),杨琏真伽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南宋遗老
林景熙、
谢翱、
唐珏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林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经,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这首《冬青花》与《梦中作四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金性尧·宋诗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金伯弢.闲看冬青落细花.文笔峰(五),2010(01):48-49
简析
《冬青花》是七言古
诗。此诗名为咏冬青花,实则伤悼宋帝遗骨,以不忍见冬青开花开始,以不忍听夜半杜鹃声作结,表达了南宋遗老的悲愤心情。全诗运用兴体,笔调委婉,情感凄恻,隐喻诗人自己不以国亡而变心,也就是对元朝的不屈,显示出懔若秋霜的气节。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349篇诗文 ► 3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