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五代孙光宪的《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译文我的目光追随着飞去的鸿雁,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思绪有如不尽的江水,随着茫茫的江涛漂荡。
注释征鸿:远飞的大雁,此喻离别而去的亲人。杳杳:深远貌。
赏析此句对仗工整,“征鸿”象征远去的亲人,表现了词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只能借流水承载自己的思念,用“杳杳”“茫茫”两组叠词,营造出一种幽深渺茫的意境,传达出词人缠绵动人的送别之情。
译文
开满蓼花的江岸上,风阵阵吹过,送来橘柚的清香。站在江边眺望,南方的天空辽阔无际,一眼望不到尽头。一叶小船在云烟迷茫的天边起一点白光。
目送那远飞的大雁渐渐消失在渺茫天际,思绪伴着流水,随着茫茫的江涛漂荡。来年兰花红、江水碧的时候,我们还会互相思念。
注释
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蓼,红蓼,秋日开花,多生水边。
橘柚:橘和柚两种果树。
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片帆:指孤舟。
孤光:指片帆在日光照耀下的闪光。
征鸿:远飞的大雁,此喻离别而去的亲人。
杳杳:
从词中刻画的景象推断,这首词应是作者在荆南任职期间所作,词中描绘的是我国长江两岸深秋时节的景致,展现出一种特定的典型情境。
开篇首句,写的是主人公送别亲友时,在江岸所见的可喜景致。第二句中的 “一望” 二字,极为传神,精准勾勒出主人公刹那间从喜悦转为忧愁的神情。第三句紧承第二句,从写景角度来看,与第二句共同构成一幅完整且不可分割的画面。单看 “片帆烟际” 四字,已是一幅优美的风景图景;而配上 “闪孤光” 三字后,词句的情感基调瞬间转变,让人顿生孤寂凄清之感。写景与抒情融合得十分完美,尽显浑然一体的妙趣。
这首词在抒情手法上,采用递增之法,情感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