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出自唐代李白的《越女词五首

译文长干里吴地的姑娘,眉目清秀,娇艳可比明月。

注释长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带。吴:吴地,今长江下游江苏南部。儿女:此指女儿。

赏析此句写吴越女子相貌的妩媚可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李白 李白越女词五首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干里的吴地姑娘,眉眼比初升的新月还要明艳。
木屐上的脚白得像霜雪,连叉头袜都没穿。

吴地的姑娘大多皮肤白净,最爱荡田的游戏。
她们会投去含情夫人目光,把情意悄悄传递;还会折下花枝,笑着调侃过往的行客。

若耶溪上的采莲姑娘,看见有客人来,就唱着歌掉转船头。
她笑着把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假装害羞,再也不肯出来。

东阳那位皮肤白皙的姑娘,和会稽驾着木船的少年郎。
看那明月高悬未落,平白地愁断肝肠。

镜湖的湖水像皎洁的月光般澄澈明亮,耶溪的姑娘像霜雪般洁白、清丽。
新扮饰好容色的姑娘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詹锳著《李白文系年》考证,在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春夏间居东鲁,旋携妻子入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观诗中所说“长干吴儿女”“吴儿多白皙”之句,都涉及吴地,而且这两首诗又都被列在前边,故其游历路线当是由吴入越的。从泰山下来游吴越到会稽正当循此路线,故可以认为此组诗当作于是年。

参考资料:完善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

赏析

  第一首诗着重描绘吴越女子容貌的娇俏动人与衣着的特别之处。开篇 “长干” 是地名,王琦在注释中提到:“建邺城南五里有山冈,山冈间的平坦地带,官吏与百姓杂居,称作长干。”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仅是借用这一说法,用 “长干” 指代普通的 “官吏与百姓杂居” 的街巷,以此区分名门贵族的宅邸,其作用仅在于表明 “吴儿女” 的身份是普通民间女子,而非达官显贵家的贵妇或闺秀,无需过于较真。“眉目艳星月” 描绘女子眉眼清秀明亮,比星星月亮还要动人,“艳星月” 意为比星月更艳丽,也就是比星星月亮还要明亮讨喜。“眉目” 与 “星月” 相对,理解时需分开来看,实际是说女子秀眉如弯月、眼眸似明星,用词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越女词五首》是一组五言古。第一首诗写江南女子相貌的妩媚可爱与穿着的异样;第二首诗写江南女子天真活泼的姿态及调皮卖俏的开放型性格;第三首诗写采莲女子看见客人便唱着歌将船划入荷花丛中,并假装怕羞不出来的情景;第四首诗写一对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互相倾慕,又无缘接近,难以倾述衷肠的怅恨;第五首诗写越女顾影自怜的娇媚姿态。全诗运用白描手法,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笔墨洗炼简洁,语言自然流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