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译文
深院紧闭大门,画阁珠帘层层低垂。寒食将近,微雨初歇,绿杨深处的秋千垂立不动,毫无声息。
傅粉之人仍狂游不止,不肯罢休。只恐这大好春光里,无人为我描眉梳妆。薄情郎迟迟不归,春光已尽,只见杏花零落,香瓣飘零。
注释
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晏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门掩亚:意谓门没有关死,只是虚掩着。
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此为“寂寞画阁,珠帘重重下”的倒装,谓宁静的画阁,垂下重重珠帘。
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
禁
参考资料:完善
词以闺怨为核心,描摹女子因情郎薄幸冶游不归,又逢暮春时节,生出寂寞哀怨、焦急无奈的复杂心绪。
上片以“小院深深门掩亚”开篇,既暗示女主人公的贵族身份——能居于深院者非寻常人家,也悄然流露其心境:门不紧锁,原是为盼情郎归来,仍存一丝等候的希冀。这般芳春时节,她本可游园赏景,却将珠帘层层低垂——皆因无人共赏春光,满心落寞让她失了观景的兴致。时序渐近寒食,微雨初歇后更添凄清,绿杨深处的秋千孤悬不动,既不见她娇俏的身影,也不闻往日银铃般的笑声,满院沉寂皆在烘托“寂寞”二字,真切动人。
下片则深入女子内心,写尽她的孤苦与怨怼。她念及情郎虽俊朗倜傥,却未将自己放在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357篇诗文 ► 1799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