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苏轼的《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译文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注释断魂:形容情深或哀伤。
赏析梅花开于草棘中,无人欣赏,又为“东风”摧落,或随飞雪度关山,自然更令人愁苦,透露出词人深沉的感慨。
译文
十天来因春寒不曾出门,竟没察觉江边的柳树已轻拂着村落。
隐约听到尚有薄冰的溪谷里,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新生的青草肆意生长,完全遮盖了旧草被野火烧过的痕迹。
几亩荒芜的园子里,友人挽留我暂住;半瓶浑浊的米酒,他们正等着为我温热。
回想去年今日,我还跋涉在前往黄州的关山道路中,细雨里的梅花绽放着,那时的我正满心凄苦,愁绪难断。
注释
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潘、古、郭:苏轼黄州新友,指潘大临(一说为潘丙,大临之叔)、郭遘、古耕道三人。
女王城:《东坡志林》卷四《黄州隋永安郡》条:“
首联写春日来得格外迅疾,因 “春寒” 料峭,不过十日未曾出门,江边柳树却已满是嫩绿。“江柳已摇村” 中 “摇” 字极为生动,鲜活勾勒出春风轻拂、江柳摇曳的姿态。
颔联进一步刻画春日景致。关于 “决决”,卢纶在《山店》中写下 “决决溪泉到处闻” 的诗句;关于 “冰谷”,柳宗元《晋问》有 “雪山冰谷之积,观者胆掉” 之语。谷中尚残留冰块,可见此时尚是早春。早春时节溪流纤细,故用 “稍闻” 二字修饰,用词极为精准。“青青” 是新生野草的色泽,后句写青青新草覆盖了旧日烧荒的痕迹,“尽放” 二字,更让早春的生机扑面而来。
颈联描写潘、古、郭三人设宴为苏轼饯行。“
参考资料:完善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2篇诗文 ► 482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