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错喜欢 一作:空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政入 一作:正入;围子 一作:圈子;放出 一作:放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
译文二
不要说什么上山艰难下山容易,骗得人们下山时盲目欢喜。
真正走起来才发现走来走去还在万山环绕的圈子里,真是过了一山又一山。
注释
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晨炊:早餐。
莫言:不要说,不要觉得。
赚(zuàn)得:骗得。
错喜欢:白白地喜欢,空欢喜。一作“空喜欢”。
政入:恰好进入。
政,同“正”,
鉴赏
诗的内容很平常,读来却有一种新鲜感。它的佳处,就在于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里人们习见的现象中,敏感地发现和领悟某种新鲜的经验,并用通俗生动而又富于理趣的语言表现出来,能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岭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针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申说、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自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
创作背景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
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治所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绍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赣州,不赴,乞祠。这组
诗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与《午憩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正相合,既称“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绍熙二年事,当作于绍熙三年春,诗人时年六十六岁。他外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这组诗,此诗便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5页
2、
章楚藩主编. 杨万里诗歌赏析集[M]. 成都:巴蜀书社, 1994:215-217.
3、
刘锦文,康守永主编. 中华最美古诗词360首 七级[M]. 西安:西安出版社, 2019:159
简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一首七言绝句,抒写下山的深切感受。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全诗平平道来,而含蕴奇趣,反映出深刻的哲思。
鉴赏二
这是杨万里写的山溪的组诗。这不仅是一幅幅奇妙的山水画,而且也是作者的行迹图,大抵是从乐平入弋阳,过芙蓉渡,晨炊横塘,午憩马家店,再至松源。
这首诗抒写下山的深切感受。没有亲身体验的人常以为下山容易上山难。其实地球的引力对上山下山的人一样,只不过人们误认为上山需攀登,下山不需用力,单单看到位置变换罢了。有时下山花费力量更大,上山上不去可以停留,下山有惯性控制不住甚至出危险。
“莫言下岭便无难”一语写出作者深切体验。也是一个一改习惯看法的新颖开笔,先为读者设一悬念,令人惊奇。“赚”风趣地写出山给人的情趣。“错”提醒人们不要陶醉于攀登的狂喜之中,而要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4973篇诗文 ► 260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