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译文
患眼病拿着书也不能看,由于春雨后路上泥泞,也没有诗友来拜访。
没有什么招数来打发时间,姑且绕着栏杆来回地走动。
不是忧心人老去,但还是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因为春色已归我还不能归去。
那满天杨絮最是恼人,特意面对游子一一向西飞去。
注释
都下: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初年,尚在言语间称临安为“行在”“行都”,心中犹存故都汴梁;后来直称临安为首都,把旧京故国忘净了。无忧馆:作者寓所名。
病眼:患眼病。
谢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时人称为“谢客”。后来多借指文人雅士。
短计:肤浅之计
第一首一二两句都是因果句:由于“病眼”,所以“逢书不敢开”,由于“春泥”所以“谢客亦无来”。而这正是他感到寂寞的来由,“更无短计销长日”,春末时节,日并不长,然而偏偏说“长日”,大概是从《诗经》的“春日迟迟”化来。这个“长”字,有力地表明了作者的寂寞无聊。因为越是无事可做,便越感到日长,这正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恶。“短计”,即肤浅之计,“短”与“长”字相对,连个短计也还想不出来,真是无法打发这漫长的一天。
围绕栏杆行走,而且至于百回之多,这样写有点夸张,可是读者又感到真实,因为这正是绞尽脑汁想出的“短计”,他的“短计”,似平只有如此。这句话写得很具体,也很形象,似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