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秦观的《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译文微波不兴,澄碧的水面荡漾着一股寒气,满天星斗正静静地浸在水中。
注释澄:澄澈的。浸:浸泡、浸没。
赏析风定露清,波平水静,一切景物似乎都凝固不动,塑造了一个高洁清莹中透出寂寥幽冷的境界,显示出词人贬谪南州途中的凄凉心境。
译文
千里潇湘,水色清清,那里曾是我兰舟停靠的地方。明月高挂中天,清风渐渐停息,玉露清莹,微波不兴,漫天星斗映于寒水之中。
独自倚在高高的桅杆旁,心中无限忧思,远远传来凄清的瑟声,低低诉说着千古幽情。一曲终罢人不见,只有江上青峰孤耸。
注释
《临江仙》:词牌。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上下片各有三处平韵,五十八字。柳永演为慢词,上片五处平韵,下片六处平韵,共九十三字。
挼(ruó)蓝:形容江水的清澈。挼蓝,古代按取蓝草汁以取青色,同“揉蓝”。
兰桡(ráo):兰舟,船的美称。桡,桨,借代为船。
危樯(qiáng):高高的桅
参考资料:完善
词的上片开端两句写词人泊舟之处,用的是倒装手法。《楚辞·湘君》中有:“桂櫂兮兰枻”、“荪桡兮兰旌”句,即用桂木做的櫂,用兰木做的枻;或用荪草饰的桡,用兰草饰的旌旗,都是形容湘君所乘船的装饰。这里用“兰桡”代指木兰舟,暗指这一带正是当年骚人屈原的兰舟所经过的地方。这两句是写他从处州贬来郴州时,曾乘船经过清澈如蓝的千里湘江,犹如在步当年骚人屈原的足迹,在千里潇湘水上走着迁谪的苦难历程。词人和骚人,通过“千里潇湘”这一今古长流的中介,自然联系起来。从一开始,词中就引入了楚骚的意境与色调。
接着三句写泊舟湘江夜景。写这时月升中天,风停息下来,因为夜深,看两岸花草上露水开始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