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古香慢·赋沧浪看桂》
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把残云、胜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条轻垂似怨妇低泣,荷花摇荡着红蓼草,秋霜已开始来问讯南圃了。漫想是佳人薄袖凌寒,日暮倚竹。疑是梦游月宫时,有金风吹来、翠鸟飞过、似曾相识的桂树。日晚云残,天寒水浅,桂树只把周围云水以自己的冷香薰射,内心含着莫乎名状的凄凉悲苦。
渐渐向那浩渺的高山之巅行去,秋意淡薄,天色无光,这斜阳秋树的主人是谁呢?露意侵肌透骨,是入夜约会过羽林郎而被他轻率误期的缘故。似乎桂花的花蕊蕊,因惜秋而心碎。花蕊纷飘,落于苔藓小径上。怕重阳将近,又催得满城风雨。
注释
古香慢:词牌名,《古香慢》是吴文英的自度曲,双调九十四字,上片是九句四仄韵,下片是九句五仄韵。
赏析
这首词字眼用得美而生动,层次亦极分明,上下阙一开始都是先横写境,然后纵写桂。上阙发挥了自己充分的想象力,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桂的美,然而处境凄凉,又写出其与修竹云水相依的寂寞。下阙写残照无主,一片荒凉,再转用拟人法写桂的寂寞无主,在悲寂无廖之中孤独地凋谢了。词中处处有令人感到内心沉痛的情感显现,真是极精之品。
此词开篇就写秋气萧瑟。“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以景物起兴,以“霜”点时节,引入本题。写背景,用的是半拟人化手法。“怨娥”指柳叶,柳叶像愁眉不展的怨女一样从枝头坠落。“离佩”指水葓即红蓼的红色花穗分披。像分开的玉佩一样,摇荡着红蓼。然后归结到秋霜已来问讯南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应作于淳祐三年(1243年)。沧浪亭,在州学南,积水弥漫数顷,旁有积土石堆成的小山,高下曲折成趣。它原是五代时吴越国钱缪的广陵王所作,是他别圃(南圃)。后归吴越国广陵节度使孙承祐。宋仁宗庆历间,
诗人
苏舜钦在水边建沧浪亭,南宋时这里成为蕲王
韩世忠的别墅,南宋末逐渐荒废。词人这时期来沧浪亭观赏桂花,看到沧浪亭的荒废,联想到南宋王朝的衰亡有感而作此词。
简析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是南宋词人
吴文英所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起笔写萧瑟绵邈的秋景。“怨蛾”“坠柳”“摇荚”“霜讯”呈现的是词人内心深沉思索;下片借景抒发惜秋伤时之情,重九登高,一片浩渺暗淡,夭涯路远,思乡肠断,秋暮寂寂,情正苦,皆在言外。此词景语与情语融会于一,层层渲染,蕴蓄丰厚。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 1558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