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
出自宋代王月山的《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
长安故人别后,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间愁似线。甚击损柔肠,不堪裁翦。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里稀疏的雨点敲打着井栏,一片浅红的秋叶在空中轻轻飞舞。水边莲花处的香气渐渐消散,长着兰草的岸边浮动清爽之气,突来的凉意让原本用来纳凉的团扇都显得多余。秋天的时光缓缓流逝。任凭芦花渐渐老去,西风却丝毫不管不顾。清雅的兴致难以消磨,多少次写成诗句记在诗卷里。
与长安的故人分别之后,想必他在鸿雁的叫声里,独自倚着雕花的栏杆凭栏远望。横笛吹出凄凉的商音,稀疏的捣衣声在月光下回响,好梦又随着飘远的云彩消失了。离愁像丝线一样缠绕心头。柔肠被这愁绪击打得疼痛难忍,简直无法承受。听着蟋蟀的鸣叫,每一声都像是在诉说怨恨。
注释
莲渚:水边莲花。渚:水中小洲
简析
词的上片先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夜氛围,表明词人虽有清雅的兴致,但难以消磨,多次将思绪化为
诗句;下片转而回忆与长安故人的离别,强化了词人的离愁别绪,末以秋虫的哀鸣作为结尾,既是对秋夜氛围的烘托,也是对内心怨怼与哀愁的强烈抒发。这首词由秋思写起,由清秋之景而滋生孤寂之感,由孤寂而顿起怀远之情。其构思、语言和声调都很精致,时有佳句,令人称赏,反映出古人审美情趣中的一些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