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登岱六首·其四》
尚忆秦松帝跸留,至今风雨未全收。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欲转千盘迷积气,谁从九点辨齐州。
人间处处襄城辙,矫首苍茫迥自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泰山上仍然生长着秦始皇来封禅泰山时所植的松树,一千多年的风雨也未能将当日封禅时的碑刻铭文磨灭。
你看那南天门上倒垂下来的瀑布,如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日观峰上云浪翻涌,如碧涛滚滚。
我想从异常曲折的山路上辨清方向,从泰山之巅辨清九州,可山是那么巍峨高大,我的视线完全被重重云雾所遮阻。
人间处处都是令人难识的歧路啊,我站在这泰山之巅,也仍无法辨识,只得仰首叹息,愁绪满怀。
注释
秦松:秦时种下的松树。
跸:读作bì,原意指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平民通行,一般引申为帝王出行的车驾。
天门:与下一句的“
简析
《登岱六首·其四》是一首七言律
诗。诗的首联写泰山秦松,具有历史的厚重感;颔联以夸张的手法描绘瀑布如银河倾泻、日观峰云海翻腾的壮观景象;颈联说通过曲折的山路与迷蒙的云雾,难以从高处辨识九州大地,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惶惑感;尾联将视角转向人间,表达对人生多歧路、世事多纷扰的感慨。全诗气体阔大,意境幽邃,流露出诗人对泰山壮阔之景的惊叹,以及在苍茫宇宙中油然而生的孤独与哀愁。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6925篇诗文 ► 51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