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秋心三首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凉萧瑟的心绪如潮涌般填满胸膛,只是那飘零不归的亡魂,终究无法召回。
郁金香囊散发着清淡芬芳,萦绕臂间,温润光洁的古玉佩,静静悬于腰间。
西北边陲,何人正挥斥着寒气逼人的宝剑?我却只能闲坐于东南故园,耳畔满是低回的箫声。
天上闪烁着无数斗大的璀璨星子,天际一轮明月,却悄然坠在林梢之间。

偶然得授一官,远赴京城,却只能随波逐流,与俗浮沉。
新识的同僚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旧日相交的前辈虽萦绕心间,却已尽数谢世,如夜雨般零落。
屈原作《天问》,向宇宙叩问种种疑惑,纵使上帝也难作答,我虽有治国之策,却无人采纳,亦不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秋心三首》作于清宣宗道光六年(1826),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这组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为自悼身世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汤克勤·龚自珍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9

赏析

  这组诗以“为亡友招魂”为核心,兼抒自身沦落之悲,字里行间交织着诗人的幻灭与希望、痛苦与执着。

  第一首以秋景起兴,借“秋心如海”“秋魂无归”勾勒萧瑟苍劲的心境,既显诗人德高志远却不被世用的一生,亦抒亡友难招、理想难共的剧痛。首联“如海”对“如潮”、“秋心”对“秋魂”,叠映心绪汹涌与怀友缱绻;颔联化用《离骚》“美人香草”之法,兼赞亡友品格与自表情操峻洁,一笔双写;颈联“剑箫”意象融壮丽与幽怨,暗指戍边报国之志难酬,“剑气”更藏西北边防谋略与爱国浩然之气;尾联以星月对照,讥庸人飞黄腾达而志士无途,以雄丽景结抑郁情,凝成沉烈遒劲之美。

  第二首直写实情,诉初入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组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表达对亡友的思念。第一首诗以心境的萧瑟苍劲、秋魂的飘零无归起兴,表明虽操美德高,志远情深,但不为世重用,沦落一生;第二首诗直接写实抒情,写初入官场,官微言轻,新知交浅,老辈凋零,知音难觅;第三首诗表达才能无路施展,遭受埋没,还不如坚守节操,寄情于山水之间。全诗思想深刻,感情深婉,声律和谐,在思想和艺术性两方面,都堪称佳作。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655篇诗文 ► 185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