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汉家王室的蒲梢良马,由王室培育而成;长安近郊之上,苜蓿与石榴成片遍布。
内苑中人整日只顾游猎,帝车为便于出行、掩人耳目,已不再插设鸡翘旗。
曾被怜惜的,有偷得玉桃的东方朔,亦有被汉武帝藏于金屋的阿娇。
谁曾想,滞留匈奴十九载才得以归国的苏武,奉旨拜谒茂陵时,唯见松柏矗立,细雨潇潇。
注释
茂陵:陵墓名。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天马:骏马。
蒲梢:古代骏马名。
苜蓿:豆科植物,原产新疆一带,因大宛马嗜食,汉武帝遣使采其种子遍植于离宫旁。
榴花:石榴花。
内苑:内宫
这首七言律诗以汉武帝为吟咏对象,实则借其功过隐寓唐武宗,通篇巧用象征手法展开批评。
首联先写汉武帝征讨大宛获“蒲梢”千里马,又在长安郊外广植西域进贡的石榴、苜蓿,这般举措恰似唐武宗抗击回鹘、迎接太和公主归国,还诛杀昭义叛将刘稹,皆属名动朝野的“武功”之举,值得称道。
颔联转向汉武帝的失当之处:他痴迷打猎,弓弦断裂便取西海国所献、以麟角凤喙煮成的“续弦胶”,濡湿粘好后继续射猎;还常微服私游,不用插“鸡翘”标志的随从车队,屡屡置身险境。这一如武宗沉迷游猎而荒废政事,二者如出一辙。
颈联感叹汉武帝空好神仙之说,又重美色轻贤才——不珍视东方朔般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03篇诗文 ► 85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