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张宁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张宁 张宁〔明代〕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峄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误。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一 苏堤春晓

张宁 张宁〔明代〕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噫薤露歌

张宁 张宁〔明代〕

薤上露,何易晞。人生脩短何由期,噫。黄金如山不如泥,噫。

长夜漫漫路逶迤,噫。北邙山头草离离,噫。古人去兮今人悲,噫。

薤上露,何易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山有椿颂寿胡廷慎父母·其二

张宁 张宁〔明代〕

北堂有萱,净闿斯植。
乐只君子,柔贞惟一。
北堂有萱,雨露其滋。
乐只君子,寿考维祺。
凤之鸣矣,凰式和止。
既安且宁,家室固止。
子之生也,母式教之。
如圭如璋,显克肖之。
百禄是迓,万寿是介。
如冈如陵,夫子是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干景瞻题唐高骈山亭夏日诗画十韵

张宁 张宁〔明代〕

碧山亭馆抱回塘,门巷阴阴夏日长。新竹过林梢碍柳,野藤缠树叶迷霜。

炉香细引蔷薇架,庭草阴连薜荔墙。画栋云閒天伏暑,疏帘风急雨生凉。

棋声落枕醒幽梦,楼影沉波近夕阳。临水独垂盘谷钓,采莲新办越溪航。

何人隔竹敲茶臼,有客携琴问草堂。望远欲穷千里目,吟馀空费九回肠。

功名自许今犹未,寒暑催人老又将。会整旧书归旧隐,故园松菊晚苍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顾文之进士养病还姑苏

张宁 张宁〔明代〕

飘飘词气欲凌霄,翠竹苍梧玉减标。酒病渐疏潘岳鬓,诗怀新减沈郎腰。

杏花春雨江南梦,淡月疏星蓟北朝。身在故乡心恋阙,未应踪迹混渔樵。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江花月夜

张宁 张宁〔明代〕

春水绿堪染,春花红欲然。月华金涣漾,夜气玉暄妍。

交绕回文锦,联笼飞步仙。赏心逢美景,欢娱正妙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伍子胥渡江图

张宁 张宁〔明代〕

壮气横空欲吞楚,半夜函关出虓虎。城中追骑若行云,泉下孤臣泪如雨。

江头立马寒飕飕,江神吐泣皇天愁。捐躯甘作异乡鬼,誓死肯忘同天雠。

何来老父伤羁阻,舣棹招摇夜相渡。百金宝剑辞不收,万石功名草头露。

雄兵一旦下吴台,楚国山河半草莱。旧主已随烽火遁,将军犹入故宫来。

秦庭泣血昭王返,白苧歌长越兵远。夫差夜饮欲烹龙,句践宵衣正尝胆。

零落䲭夷百战身,姑苏麋鹿漫伤神。君看楚郢鞭尸客,应是吴门抉目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五 三潭印月

张宁 张宁〔明代〕

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梅庄怀旧

张宁 张宁〔明代〕

野梅茆屋石阑干,白首空山几雪看。纸帐梨云春梦冷,断桥残雪暮窗寒。

风光不减当年好,诗酒犹怀晚岁欢。却忆种花人不见,陇头无信月漫漫。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一 苏 五噫薤露歌 南山有椿颂寿胡廷慎父母·其二 为干景瞻题唐高骈山亭夏日诗画 顾文之进士养病还姑苏 春江花月夜 伍子胥渡江图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五 三 过梅庄怀旧 张世清爱竹轩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 其四 龙 秋江八景 其一 芦苇亭 为于景瞻画高山流水图 题野栀山牡丹二绝 其一 马和之野有蔓草图 月波亭 病还部议未许将北行 题秦溪八景诗册有怀朱文海 玉树后庭花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九 曲 仙女图 仙女图二首 其二 林溪六景 其六 溪桥残雪 一笑山琴月盘倚醉石 葡萄图 夏仲昭万竹图为师知县题 为孙宗礼题画 葡萄二首 其二 南浦停云 葡萄 酬张篪用来韵 题乾坤一草亭 画雪松送柳太守北上 班婕好团扇图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二 平 江山胜览为维扬张明之题 东坡雪竹 陈缉熙先垄六咏 其三 光福烟 宋宗鲁七咏 其二 禾黍秋风 朱彦明新居 送仲指挥南还 送赵士英下第南归 题钓鱼图勉许瑛 袁可筠风水永怀 送孙先生归沐阳八韵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一 苏武慢 送李载章归分宜 王孟端烟雨竹石正统十四年为许 薤露八章挽沈希仁父 为诸中夫题芭蕉图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一 罗浮梦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四 柳 题画三首 其三 方洲八景八首 其二 杏圃朝霞 题月林清影图 松泉为朱彦明赋 题所画鸡鹅图二首 其二 久雨抱病郡斋无聊中忽忆吴兴旧 金瓶牡丹 钱舜举江潮图 题张南山画 题沈明德画蕉 四松卷 玛瑙寺枯木竹石 题张光弼陈东之花大经状元友社 寄郑提举世昌 秋石 夏仲昭竹 梅花为湛秋江题 沈启南萱草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三 花 葡萄 渔樵图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三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二 白头公 庆春宫 送佟太守北行述赠行十 将进酒 杨叛儿 公莫舞 苏武慢 金兰 葡萄歌 题林良枯木喜鹊图 听潮轩 尹编修家山图 柳塘为吴江题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二 送张永清下第南归 葡萄二首 其一 四月二日西湖再汎四首 其一 卧云 阎文振马嵬八景 其二 金城古 寄刘世亨兼简诸故旧 疏篱丛菊 萝薜山房 陈缉熙先垄六咏 其二 震泽秋 游金粟寺寄湛璇二方外 刘公瑞閒居六咏 其六 书窗梅 舟中与徐文海叙旧追赋旧事三首 题魏尚书和周彦充诗 送薛九公子 甲寅二月晦日雨霁会饮朱彦明庄 于景瞻宅赏牡丹花时已过感而有 为吴方伯写海天秋望图 雪村书舍 白头鸟 红梅 杂咏十三首 其九 杂咏十三首 其八 杂题六首 其六 馀清杂兴八首 其一 送王文昭秀才还慈溪 斑鸠百舌二鸟 其一 正月二日朱孟瑜宅赏灯是日有雪 送平湖吴伯谐大尹入觐 竹林七贤 五色牡丹 闻萧姨讣慰内 秋日漫兴四首 其三 送孔彦旭还阙里 忆母 莫愁乐 哭刘缓斋 咏竹寄所知 送张璆二首 其一 曹以安仙桂堂 挽人母亡 为姜用贞题梅 送张琏下第还大兴 挽富太守 寄吴兴前辈 菊乐 题画 题王子久画 挽刘孟庸 题刘曜卿画 和杨同府閒云晚兴 题赤壁图二首 其二 题赤壁图二首 其一 思亲 送常州王经府 送人冠带还吴中 送王给事使满刺加 寄刘世经 齐寿为沈秋官作 寄崔惟正 送安二兼简令兄仁远 绿阴清昼堂 题閒居诗卷 领举别武林主人 寄刘珙弟兄 岁寒图 贫乐窝为王本正作 登方洲一笑山 世德堂 送张璆二首 其二 送史明古过访还吴江 重游金粟寺有作 送黄掌教 北行别友 草庭 舟次济宁遇雨寄孙廷昭大参 寄张公裕学正 秋日漫兴四首 其二 秋日漫兴四首 其一 竹西小隐 雨庵为兴圣泽公题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 其三 石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 其二 北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 其一 南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八 岷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七 前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六 白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五 西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四 市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三 天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二 高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 其一 东 成化甲辰七夕立秋有作 为杨廷献题画六首 其六 为杨廷献题画六首 其五 为杨廷献题画六首 其四 为杨廷献题画六首 其三 为杨廷献题画六首 其二 为杨廷献题画六首 其一 雪中偶兴 竹鹤老人画为徐时用题 松泉轩 水竹图 挽宋举人 至德清有作 坡翁雪月二竹 其二 坡翁雪月二竹 其一 丙辰二月雪庵上人邀饮小楼见杏 王汉昭招饮步总管庙留题僧舍 独意 雨屋书声 月窗诗兴 题画 正月十三日雪 贺人纳粟冠带 平湖吴伯谐大尹见过别后有寄 白都阃携牲酒相访夜酌有作 题俞章怀椿卷 送汝举人赴礼闱二首 其二 送汝举人赴礼闱二首 其一 题伍公矩桂林别意册后 送王主事伯举抽分还部 送蹇通判赴京 张士明西郊野趣 游春图 画云海图送于文远还新安文远时 和徐学士琼送危昌言诗大朴之孙 题碧泉卷 西林 秋暮有怀杨熙春 杂兴二首 其二 杂兴二首 其一 咏马 閒居即事 出郊 秋日与梁克宣韩成章陈彦章游湖 送赵时英 松轩为无锡杨璠题 南川八景 其八 南川八景 其七 南川八景 其六 南川八景 其五 南川八景 其四 南川八景 其三 南川八景 其二 南川八景 其一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三 杂咏十三首 其十二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一 杂咏十三首 其十 杂题六首 其五 杂题六首 其四 杂题六首 其三 杂题六首 其二 杂题六首 其一 弃瓢图 馀清杂兴八首 其八 馀清杂兴八首 其七 馀清杂兴八首 其六 馀清杂兴八首 其五 馀清杂兴八首 其四 馀清杂兴八首 其三 馀清杂兴八首 其二 杂咏十三首 其七 杂咏十三首 其六 杂咏十三首 其五 杂咏十三首 其四 杂咏十三首 其三 杂咏十三首 其二 杂咏十三首 其一 题许明夫扇 晚步 芙蓉 画梧石题寄王君载 斑鸠百舌二鸟 其二 枯株鹡鸰 梅花鸟 林擒 鹌鹑一首 范德章金台对雨诗卷 再游宝所 采芳艇 许廷冕留咏亭 雪中偶书 戊子除夕 和陈彦章见寄用钱学士原韵二首 和陈彦章见寄用钱学士原韵二首 丙戌除夕舟次富阳 过伍公矩宅 送薛九南游 送王元昭赴中都 寿沈廷贵母夫人张氏 过皇恐滩 除夕风雨卧病郡斋 夜行舟中闻笛 登子陵祠 张道士雪崖 八月十九日与张良甫宿彭城风雨 山水图 和王瑞之旅怀见寄 送徐用济太守还金溪 为丰参议题柳岸春风 送刘绣衣兄还江西 题古画 兰谷 送吴汝贵谪官入闽 吴栖云挽诗 松石行窝 竹鹤轩为马浩澜题 席间答景瞻景章诸同游 为牛文振题墨梅飞白竹二首 其
形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