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俶南二十四韵
吴敬梓〔清代〕
行旌新岁至,候馆早春寒。梅蕊宵疑坼,椒花晓未残。
光风迎北户,淑气转东阑。晋接言辞洽,周旋礼数宽。
家声重仙李,功业著楼兰。忆昔横戈数,曾闻倚剑看。
秋风衰草白,落日大旗丹。羌笛声多怨,鸣笳梦岂安。
龙城誇万仞,虎旅凛三单。月朗辉银铠,沙飞染绣鞍。
革心有硐户,稽颡是呼韩。禹甸休传檄,尧阶庆舞干。
长才试盘错,壮志历艰难。自合膺专阃,还宜议筑坛。
边疆欣奏凯,薄海羡飞翰。虎豹娴韬略,蛟螭走笔端。
焚香炉鸭瘦,翻帙蠹鱼乾。才子珠为唾,先生铁作肝。
高情惟觅句,雅韵若无官。适兴还挥麈,新诗拟弄丸。
油幢千骑上,鬃马万星攒。躬应升平运,交深寒士欢。
挥毫惊浩瀚,伸纸自汎澜。伫见颁纶綍,天阶奏凤鸾。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189篇诗文 ► 210条名句
神骨鉴·骨之色与质
曾国藩〔清代〕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落梅
律然〔清代〕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木兰花慢·杨花
张惠言〔清代〕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