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干诗
刘桢〔两汉〕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拘限曲切禁,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苑三四迁。
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曲源。
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
仰视白苑光,皦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我们相隔很远,我们之间只横亘着一道宫墙。
拘束限制在这皇家禁地,心中的感情无法宣泄。
想念你的心情埋藏在心底,长吁短叹无法明言。
饮食起居因想你失去常规,因为想念你而坐立不安。
经常走出居住的官舍,向西遥望你所在的西苑。
柳枝婀娜夹道而栽,一方池塘清波荡漾。
树叶随风轻轻飘转落下,孤鸟在天空来回盘旋。
离别的人容易为景物所感,不禁泪下沾湿了衣衫。
抬头仰望万里晴空,太阳高悬光芒洁白。
万物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没有遗漏之处。
只有我独自一人感到被遗弃,不能与太阳(实指曹操
创作背景
据《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记载:刘桢曾因为有不恭敬的举动而服刑,刑满后为小吏。裴松之注对这件事有更详细的记载:“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说明刘桢性格耿介戆直,是因为平视太子之妻而被拘禁的。这首诗就是他在服刑中写给徐干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熊依洪著.《中国历代文学大观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第188-189页
赏析
这首诗前八句写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中间八句写西苑园的景物,后六句写自己愤激不平的感情。作者在这首诗歌中倾诉了自己被囚禁的痛苦和不满,还抒发了对好友徐干的思念之情。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这开头二句突兀而来,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实际的距离与意念上的距离形成强烈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诗人身心的不自由感。因为自己被拘禁,失去了人身自由,所以心中的感情无从表达。徐干生性澹泊寡欲,与刘桢有着深厚的情谊。在刘桢的心目中,徐干是他最可信赖的知己。然而在他最渴望倾吐衷情、以获得安慰时,却无法与好友相见,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起坐失
简析
《赠徐干》是一首五言古诗。该诗前八句写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焦虑不安的神态和内心的痛苦;中间八句写西苑园的景物,清新秀美之景与被拘限的诗人形成鲜明对照;后六句写自己愤激不平的感情。这首诗倾诉了诗人被囚禁的痛苦和不满,还抒发出对好友徐干的思念之情。
刘桢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27篇诗文 ► 26条名句
答秦嘉诗
徐淑〔两汉〕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公仪休拒收鱼
刘安〔两汉〕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招隐士
淮南小山〔两汉〕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
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状貌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