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对内小酌得十六韵
邓云霄〔明代〕
客子逢七夕,天涯对细君。家筵开绿酒,仙佩隔红云。
汉广沾罗袜,霞明映绣裙。桥成乌鹊喜,枕荐凤鸾群。
节是双星合,人非两地分。挥杯聊宴笑,举案亦殷勤。
新果乘秋摘,名香向月焚。雅怀閒澹荡,佳气坐氤氲。
园桂凉逾茂,阶兰夜更芬。岁时从暗度,儿女自相欣。
义以糟糠重,刑于琴瑟闻。毋劳弹别鹤,不用制回纹。
酒冷宵将半,河低漏渐纷。三更宜偃卧,万事付沉醺。
白露楚天末,青枫湘水濆。谁家妻捣练,愁叹婿从军。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2415篇诗文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明代〕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许衡不食梨
《元史》〔明代〕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郑县。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