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离乡万里风土景物都不相同,忽然它一叫感到心惊。
怎么能对着远方的来客,叫着这让人心碎的乡音?
注释
百舌鸟:又叫反舌鸟,《易纬通卦》上说,这种鸟“能反复其口,随百鸟之音”,可见它可以学多种鸟的叫声。百舌于立春之后,即鸣啭不已,诗人多以之入诗。
风烟异:风土景物不同。
韦鼎曾历仕梁、陈、隋三朝,多居显官。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但早年一直仕宦南朝,故家居江南。陈宣帝太建年间(569—582),曾以廷尉卿聘使北周,在长安滞留多时。此诗即韦鼎滞留长安时所作,具体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韦鼎此诗写百舌而能遗貌取神,借百舌之鸣,抒发其客居异地,思念乡国之情。
第一句“万里风烟异”奇突,意境浑远。“万里风烟”四字,概括出了北方雄阔苍茫的景致特点。这正是一个南方人乍到北方所首先感受到的。“异”宇不仅点出北方与江南的风景差异,也寄托着诗人客居异地产生的故国之思。江南富于山水之美,处处山明水秀,长期生活于南方的诗人乍来北方,自然不习惯北方的荒凉空旷,对江南风景更加怀念,同时,风烟之“异”又引出了下文由百舌之鸣而产生的感触。
第二句一个“惊”字,紧承上句“异”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思念江南风光时的凝神状态。诗人此时正在泛忆不同于万里风烟的江南景色,
《长安听百舌》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作客他乡听到鸟声;后两句写诗人对鸟儿的“埋怨”,似乎思恋乡国之情纯粹是由于百舌的鸣叫而勾起的。此诗与王昌龄的《闺怨》异曲同工,不直接抒情,而是抓住一个典型的瞬间,表达出主人公的那种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诗人的这种手法很成功,人们不仅能从中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强烈感情,而且感到诗人的写法翻新,趣味无穷,可以看出诗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种诗体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