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梁曾 梁曾〔元代〕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问花花不说话,为谁零落为谁而开。就算有三分春色,一半已随水流去,一半化为尘埃。人生能有多少欢笑,故友相逢举杯畅饮却莫辞推。整个春天翠围绿绕,繁花似锦把天地遮盖。
回首高台烟树隔断昏暗一片。不见美人踪影令人更伤情怀。拚命畅饮挽留春光却挽留不住,乘着酒醉春天又偷偷离开。西楼斜帘半卷夕阳映照,奇怪的是燕子衔着花片仿佛把春带来。刚刚在枕上做着欢乐的美梦,却又让无情的风雨声破坏。

注释
幕天席地:以天地为幕席,比喻高旷的意思。
翠绕珠围:形容豪华,又称珠围翠绕。
高台:即高阳台。
青楼,指妓女所居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大德元年(1297)—大德三年(1299),作者担任杭州路总管,此词当作于这一时期。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釚.《词苑丛谈》.北京:中华书局,2008:86
2、 柯劭忞.《新元史·卷一一五——卷一八八》.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775
3、 余来明.《中国文学编年史·元代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9

赏析

  梁曾的《木兰花慢・西湖送春》,并未严格遵循上片绘景、下片抒怀的常规写法,而是借眼前之景生发情愫,让情景相互交融,道出了对春景竭力挽留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流转。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 以问句起笔,语意明了。开头是发问的举动,后两句则是具体的问询内容,实际上作者心中早有答案。

  历来 “花开花落”,“总需依靠东君做主”。如今的境况是,原本十成的春色,如今只剩三成;即便这仅存的三成春色,也会有一半随流水漂走,另一半化作尘土。良辰美景,竟如此难以挽留。人世间本就难得有开怀大笑的时刻,一旦与好友相逢,索性举杯痛饮,好好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白天不妨把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是一首西湖送春词。上片从问花开始,接说春色三分已尽,而人生能几欢笑,且莫尊酒相催;下片回忆西湖烟树和醉酒送春情景。末以青楼好梦被无情风雨惊回作结。全词俊迈流利,笔法尤为旋折,字面上没有失望、伤感的意思,而风雨惊梦的细节,还是泄露了词人好梦难圆的惆怅:这其间,不光包括对春光易逝的叹惋,也应包含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梁曾

梁曾

(1242—1322)元燕人,字贡父。少好学。世祖时,以荐辟中书左三部会史。累知南阳府,使安南,其君遣遗爱奉表从曾入献方物。历淮安路总管,复使安南,还,进所与陈日焌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仁宗时,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国有大政,必命曾与议之。晚年寓居淮南,日以书史自娱。► 3篇诗文 ► 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从天上来·罗绮深宫

王恽 王恽〔元代〕

承御韩氏者,祖母之妷也,姿淑婉,善书。年十一选入宫,既笄为承御。事金宣宗天兴二帝,历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宫。明年壬辰,銮辂乐巡,又明年国亡于蔡,韩遂谪石抹子昭,相与流寓许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为汲令,自许迎致淇上者累月。一日酒间,谈及宫掖故事,感念畴昔,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不觉泣下,予亦为之欷歔也。今将南归,赘儿子丑于许,既老且贫,靡所休息,而抱秋娘长归金陵之感,乃为赋此,庶几摅写哀怨,洗亡国之愁颜也。且使好事者倚其声而歌之,不必睹遗台而兴嗟,遇故都而动黍离之叹也。岁丙寅秋九月重阳后二日,翰林修撰王恽引。

罗绮深宫。记紫袖双垂,当日昭容。锦对香重,彤管春融。帝座一点云红。正台门事简,更捷奏、清画相同。听钧天,侍瀛池内宴,长乐歌钟。
回头五云双阙,恍天上繁华,玉殿珠栊。白发归来,昆明灰冷,十年一梦无踪。写杜娘哀怨,和泪把、弹与孤鸿。淡长空。看五陵何似,无树秋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殿前欢·隔帘听

贯云石 贯云石〔元代〕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