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侯庙

佚名 佚名〔明代〕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已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剑江的春水啊,汹涌而明净;五丈原的太阳,也只剩余影。
原有基业还未能由刘禅控制,巨星陨落,你已经病死军营。
南阳祠堂,只剩下枯黄的秋草;西蜀关山,也笼罩在暮云之中。
汉室正统未续,名声流传万古,不要以成和败,论列三国英雄。

注释
武侯:即诸葛亮,三国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任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五丈原。
剑江:水名,在四川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沄沄:江水涌动的样子。
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曛:昏暗。
后主:即刘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既是一首凭吊诗,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集中向诸葛亮表达了崇敬仰慕之情,也指出蜀汉事业的败亡在于刘禅。

  首联从诸葛亮在世时活动的重要地点入笔,展开题武侯庙全诗。剑江是诸葛亮率军北伐必经之处,五丈原则是他损命之地。这两个极富典型意义的地点,浓缩了诸葛亮由生至死的过程。作者拜谒武侯庙时,跟前出现了“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这绝非实景,而是作者的想像,为的是渲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抒写作者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哀惋心情。

  颔联直接揭示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哀伤。诗句直来直去,有助于悲情的表达。颈联又掉转笔锋,再用首联的路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原题刻于成都武侯祠壁间,今已不存。人们一直传为明代杨慎撰,实误。杨慎《升庵全集》卷五十六,在《武侯庙》诗题目下作者自注云:“正德戊寅(1518),予访余方池编修于武侯柯,见壁间有诗云:‘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后有题云:此诗始终皆武侯事,子美或未过之。方池不以为然。予曰:‘此亦微显阐幽,不随人观场者也’。惜不知其名氏。”可知这首诗作者姓名已无从考证了。

参考资料:完善

1、 谭良啸·历代赞诸葛亮诗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简析

  《武侯庙》是一首七言律诗,这既是一首凭吊诗,又是一篇咏史诗。首联从诸葛亮在世时活动的重要地点入笔,浓缩了他由生至死的过程;颔联直接揭示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哀伤;颈联又掉转笔锋,描绘凄凉迷茫的景色,烘托出诗人的哀伤和痛惜;尾联客观而又公允地为诸葛亮的一生作出评价。这首诗情韵声律,皆合文旨,集中向诸葛亮表达了崇敬仰慕之情。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46篇诗文 ► 867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采百花为饮食

吴承恩 吴承恩〔明代〕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四咏

元鹏〔明代〕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
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

我爱山中冬,冰澌叠乱封。
地炉无品字,一榻冷千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 唐顺之〔明代〕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