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易顺鼎〔清代〕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此时闻松声,此时闻钟声。
此时闻涧声,此时闻虫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山一尘不染,天空万里无云。
天上只有一轮明月,山里只有我一人。
此时此刻听到了松风阵阵,听到了远处的钟声。
还有山间水流溅溅声,草丛中的虫鸣声。
注释
涧:山间的小溪。
简析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是一组五言绝句。第一首诗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此诗用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图景,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与自由;第二首诗将四种声音串联起来,展现出山林夜景的静谧与生动,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之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600篇诗文 ► 4条名句
西湖春晓
魏宪〔清代〕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欹枕看湖白,开窗喜屿青。
笙歌方一歇,莺啭柳洲亭。
老叟斥牛
纪昀〔清代〕
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卖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尔事?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尔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死而买棺葬。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之孙无穷累,尔大罪矣!尔就死,活该!”盖董某之父尝坠河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脱险也。董某初不知其事,闻之大惭,自打颊曰:“我乃非人也!”急引牛而归。老牛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