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出自唐代李贺的《溪晚凉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狐向月长嗥,山风携来深谷回声,秋夜寒气扫尽云絮,显露出幽碧澄澈的天宇;
谷底腾起湿雾,如白玉柱般缓缓飘移,银河无声流淌,朝东方不绝奔涌;
溪边鹭鸟静卧,野汀宿雁正酣眠,唯有溪水静静奔淌,溅起的水花细语淙淙;
叠嶂连绵起伏,宛如条条盘曲卧龙,夜风拂过竹林,为山外来客奏响箫笙。

注释
碧空:幽碧明净的天空。
玉烟:指炊烟。
幢:旌幡。
青湿,疑指炊烟黑而湿润。烟黑白相杂,故云“玉”、云“白”。钱钟书举此句为例,以为长吉镂金刻玉,与法国诗人戈蒂埃同。
银湾:即银河。
晓转: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以“晚凉”为核心,前半篇聚焦秋空,勾勒澄碧瑰丽之景,后半篇转向地面,尽显秋夜静谧,全篇艺术特色鲜明。

  起句借月与风点题,化用鲍照《芜城赋》中“城狐风嗥”之意,将风声想象为“白狐号风”——“白”字既贴合月光下的视觉感受,更凸显月色皎洁,山风之厉也由此可见。次句“秋寒驱云”,既写寒气驱散浮云,更以“留”字见巧:山风过后,浮云散尽,澄澈寥廓的夜空便清晰呈现,凉意与空阔感交织。
三、四句绘晚烟与银河,情态鲜活。晚烟在溪露滋润下呈“青湿”之态,又因月色映照而洁净如“玉烟”,缭绕摇曳时宛如风中白幡,细腻笔触源自细致观察。“银湾”是诗人自造之词,喻指银河,既合其弯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溪晚凉》的前四句描绘秋空的澄碧、瑰丽;后四句写地面景象,极显秋夜之静谧。这首描写山溪秋夜静谧、优美的景色,意境深邃幽丽,笔触细腻入微;诗中借助丰富的想象,用比拟的笔法描绘眠鹭、轻涟、远山、苦篁的动人情态,将夜中景物写得情态生动、色泽鲜明。

创作背景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李贺辞官家居,次年秋入潞欲从戎有所作为,此或为这年秋天家居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412页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元和十一年(816年),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3篇诗文 ► 665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