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译文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 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

注释烟波:湖上的水气与微波。澹:安静的样子。空碧:指水天交相辉映。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倚:靠着,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赏析此句“淡荡”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写出了清爽闲适之情,“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有景色,两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使孤山寺的诗情画境久久萦绕于读者的脑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白居易 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孤山临西湖,山上有孤山寺。傍晚听罢高僧讲经,我乘船归去。
卢橘饱浸雨水,果实沉甸甸低垂;棕榈叶随风轻摇,叶片相击作响。
湖上水汽迷蒙,微波轻漾,水天相接。远望湖中琼楼珠殿,错落矗立,在夕阳下投下倒影。
归至对岸,邀客回首,孤山寺宛如仙山蓬莱宫,端坐水中央。

注释
柳湖:西湖旁多植柳,故有是称。
松岛:孤山。
莲花寺:孤山寺。
桡(ráo):船桨。
道场,僧侣诵经礼拜之处,即佛殿。
卢橘子:枇杷的果实。
重(zhòng):沉重。
栟榈(bīnglǘ)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八句诗,句句写景亦句句含情,如一篇韵律铿锵的游记,将湖光山色化作一幕幕鲜活图景,读来如随诗人游踪,满是情景交融的快感。

  诗的开篇“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虽为交代“西湖晚归”的背景,却写得层次精巧。其笔法如电影镜头推移:先以全景展现波光粼粼的柳湖,再推近至松岛与莲花寺,最后分切两个镜头——湖上暮色中,撑船人摇动“归桡”待归;寺内,诗人与诸客刚走出道场。同时,“柳”“松”“莲花”等修饰词及“归桡”“道场”的借代,既凸显了孤山寺的特色,也藏着诗人的喜爱,若直白写“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动归舟出庙堂”,则索然无味,失了诗的“别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824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诗人去西湖孤山寺里参加一个法会,离开法会后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贺莼 .唐诗宝鉴 闲情逸致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03 :212-213 .
2、 孙明君·白居易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简析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是一首七言律。此诗描绘了杭州西湖孤山寺周围的美景,记录诗人与“诸客”参加法会归来的感受,表达对西湖美景的留恋和喜爱之情。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犹如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艺术感受。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0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