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温庭筠的《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译文凄凄切切的秋风已吹起,天气转凉了,远游的人儿还没有归来,不禁叫人牵肠挂肚,增添离别的感伤。
注释行客:指出行、客居的人,古人常因求学、经商或赴职所而别离故土,客居他乡。
赏析词人以秋景来衬托离别的悲伤,“秋风凄切伤离”一句直接切入题旨,点出“伤离”二字,总起全篇,又以“秋风凄切”刻画秋景的萧索和凄清,烘托出女主人公无限凄凉的心境。
译文
凄切秋风已起,天气渐凉,远游之人仍未归来,不免牵肠挂肚,更添离别感伤。想来此刻塞外已是衰草遍野,满目枯黄,而飞往江南的北雁,却迟迟未至。
昔日嫩脸已衰,如芙蓉凋零;新画的眉黛,也像杨柳叶般失了往日色泽。她见秋日众芳摇落,睹物思人,满心悲戚,只是那柔肠寸断的离愁别绪,又有谁能知晓?
注释
玉胡蝶:原为唐曲,后用为词牌名。有小令和长调两格。小令最早见于《花间集》,即此词。《金奁集》入“仙吕调”,四十一字,前阕四句四平韵,后阕四句三平韵。
行客:指出行、客居的人。古人常因求学、经商或赴职所而别离故土,客居他乡。
塞外:边塞之外
此词上阕以萧索秋景为底色,层层渲染离别之悲,整体呈现“双起单承”的脉络。开篇两句一忆往昔离别、一写今日盼归,迅速切入题旨:“秋风凄切伤离”既以“伤离”二字总领全篇,又借“秋风凄切”的肃杀之景,直接烘托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寒凉与孤寂;“行客未归时”则点明“伤离”的根源——天已转凉,远人仍未归,这份惦念与牵挂,藏着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看似平淡的表述,实则语间酸楚,韵致悲切。紧接着,词意由“未归时”自然延伸,转入对女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描摹,以托物寓情之法写尽思远之情。她任由思绪飘向远方,揣测行客的踪迹:对方或许已至塞外,那里天寒早至,此刻该是衰草遍野、一片枯黄;而江南的大雁,却迟迟未到。“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