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出自唐代岑参的《春梦

译文昨夜春风吹进了深邃的寝室,让人惊觉已经是春天了,不禁想起远在湘江之滨的伊人。

注释洞房:深邃之房。故人尚隔湘江水:此句“故人尚隔”一作“遥忆美人”。

赏析此句写写梦前之思,在深邃的洞房中,昨夜吹进了春风,可见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触动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岑参 岑参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春风吹进了深邃的寝室,让人惊觉已经是春天了,于是想起远在湘江之滨的伊人。
不知不觉地沉沉入梦,在梦中只用了片刻工夫,就已经走完数千里的路程到达江南了。

注释
洞房:深邃之房。而不似习见的“洞房花烛夜”中与新婚有关。司马相如《上林赋》:“岩宎洞房”。集解郭璞曰:“岩穴底为室潜通台上者。”洞房,一作“洞庭”。
故人尚隔湘江水:此句“故人尚隔”一作“遥忆美人”。《文苑英华》及《全唐诗》均作“故人尚隔”,据此则当指朋友,高文、王刘纯先生《高适岑参选集》注曰:“故人,老朋友。 ”但《河岳英灵集》等多种古本作“遥忆美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结合诗题、诗中 “洞房”“春风”“枕上”“春梦” 等用词,以及全诗的风格品味可知,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似乎应为女性,是一首传统的闺思之作。

  诗的前两句刻画梦前的思念之情。深邃的闺房中,昨夜有春风悄然吹入,由此可见春天已悄悄降临。春回大地,春风渗入闺房,想来人间应已遍染春色,可深居内室的女子却略感意外,仿佛春天是陡然出现一般。季节更替本就易引发心绪波动,尤其当寒冷萧瑟的冬日过渡到晴暖秀丽的春天时,这种感触更甚。面对这般美好的时节,女子想起远在湘江之畔的心上人,彼此相隔遥远,相见本就艰难,这份思念便愈发浓烈。

  诗的后两句描写思念催生的梦境。正因白日里满心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春梦》是一首七言绝句。的前两句写梦前之思;后两句写思后之梦。此诗通过写梦境,表达思念之深切、迫切,以梦境的恍惚写感情的真切。诗中将一件小事经过艺术处理,深刻而真挚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所蕴藏的感情。全诗一改岑参平素奇峭豪放、金戈铁马、宏大气魄令人震撼的边塞诗风格,写得凄婉迷离,一往情深,极尽思念之情。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414篇诗文 ► 502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