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袁宗道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岳阳纪行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从石首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耳。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 余笑曰:“同袍相调,常事耳。”因大笑。

  明日,风始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昏昏寒月夜方深,驱马长亭复短亭。
十里奔风吹积砾,千秋篝火乱残星。
鞭梢漠北烟沙黑,梦里江南果树青。
驿路飘零那可问,挑灯何日对原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苏斋类集·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伤哉!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因痛吾大母,并痛吾母。楸柏虽拱,宛然新没,腹为裂而泪尽血矣。不肖孟夏入都门,与驾部舅相见。舅把臂劳苦,欢甚,讯外大母安否,曰安,愈益欢。自是每晤,辄欢谭竟夕,宁知有此也!月隔而幽明顿异,夕隔而悲欢倏变。生人之趣,何无常乃尔!悲哉,悲哉!

  舅氏既徒步奔归,以书来曰,以予骨肉,且习太夫人行矣,其为太夫人状。嗟夫!微舅言,忍不状吾外大母?然奈呜咽不成语,何也!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笄四年而归。

  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疎,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赵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

  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夜则露香搏顙乞代。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大母劳之曰:“新妇即自苦,忍不为吾子若孙强一匕?”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为置侧室高,礼训慈育,闺内穆如。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外大父秩满,封安人。癸亥,中宪公殁,太夫人佐方伯公襄事如礼。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

  是时鸿胪及孝廉、驾部公并为诸生,学稍怠,辄督责之曰:“汝辈若是而望踵父躅耶!夫岂有不蔍蓘而饔飧者!”稍精进,辄沾沾喜,亟为酒脯佐劳。未几,高亦举子,太夫人子之不啻出也。

  庚午,方伯公意不忍舍去,太夫人从傍促曰:“君忘平生语耶,奈何当盘错而不力?夫酬主恩、策勋名,在此行也。吾为君养母,幸无深念。”公乃行。已而捷闻,穆皇帝嘉边臣劳,晋秩赐金。今上改元,亦以边臣故,例得疏恩,于是晋封恭人云。

  丙子,方伯公备兵温、处,太夫人亦从。于时矿寇猖獗,众议调遣大创之。太夫人闻,谓方伯公曰:“贼与兵等人耳,曷先声散之?无劳兵,无滥杀,两利也。”卒如其言。

  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

  既归之又明年,是为乙酉,御史公以建言谪。太夫人闻报至而色喜,家人罕测其意。居尝语诸子曰:“自吾为子家妇,即鲜见冠而绅。及今科第蝉联,则祖父之余也。子若孙毋尽其余,庶几长有兹日。”又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亦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不肖宗道去年役竣归里,朝夕往省太夫人,且时劝修白业。太夫人素奉圆通大士,闻是益虔,寒暑不辍念佛。今年辛卯寿八十,筋力不减壮盛时。虽抱微恙,无所苦。比驾部公满考,太夫人得从方伯公爵晋封夫人。纶綍且至,病渐差,栉沐如常者浃旬。忽一日,中宵病痰壅,瞑目西向,毫无恋恋儿女意,手足不乱,忻然而逝。呜呼哀哉!生卒云云。

  宗道自儿时见太夫人纫衣粝食,及至有完不更也。而性固好施,里媪窭者至,若取其寓物然。太夫人姊奉之,无论德色矣,可谓有丈夫风。贵为夫人,且享崇年,多令子孙,造物固不妄佑人也。

  晚事净业,倏然去世,岂直敦区中理,且兼世外趋焉,又宁独笄黛难之哉!不肖宗道,甥也,义不敢饰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隐也。惟慨惠之铭,以肉百年骨,则家舅氏厚幸,宗道厚幸!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花池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绿水映红莲,莲叶何田田。身在众香国,沈醉复高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宵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独倚寒檐看明月,月穿冻枝射衣白。火弹捎天聋吒吒,猛省今夕是元夕。

六衢今日人如蚁,到处筒花吐金蕊。三更烟灭游人归,月洗天街净如水。

筒花开谢何匆亟,马上看花人叹息。不知花笑看花人,转眼豪华也销歇。

白苏居士大耐酸,菜盂粥椀坐团圞。木檠瓦缸光烂烂,不须更买彩灯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饥来吃白粥,渴来啜茗汁。六时经行里,钵盂两度湿。

清斋拥衲眠,清福谁消得。人命呼吸间,年光敲石急。

因口造重罪,曾不异鸡鸭。万钱充一餐,金玉灿纱幂。

犓腴栗栗黄,虬脯珊瑚赤。剔骨积山高,弃脂涂地白。

人亦大可怖,猛虎而冠帻。胎魂能入梦,变形诉且泣。

食经并食典,妖箧胡可缺。镬狱受煮人,是昔豪华客。

五辛亦当屏,秽吻饥鬼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残月似新月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支干换,且喜蛾眉首尾同。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颇皓首又如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方山四记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一)

  自乌山口起,两畔乱峰束涧,游人如行衖中。中有村落、麦田、林屋,络络不绝。馌妇牧子,隔篱窥诧,村犬迎人。至接待庵,两壁突起粘天,中间一罅,初疑此罅乃狖穴蛇径,或别有道达颠,不知身当从此度也。前引僧入罅,乃争趋就之。至此游人如行匣中矣。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踄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二)
  自欢喜台拾级而升,凡九折,尽三百余级,始登毗卢顶。顶上为寺一百二十,丹碧错落,嵌入岩际。庵寺皆精绝,莳花种竹,如江南人家别墅。时牡丹正开,院院红馥,沾薰游裾。寺僧争设供,山肴野菜,新摘便煮,芳香脆美。独不解饮茶,点黄芩芽代,气韵亦佳。夜宿喜庵方丈,共榻者王则之、黄昭素也。昭素鼻息如雷,予一夜不得眠。

  (三)

  毗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为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

  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走,捷若猿猱,至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少顷,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满引。黄昭素题名石壁。

  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羸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此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又忽闭塞。度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不得,则令诵佛号,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砚山。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为过昆山灵壁也。

  (四)

  从云洞归,诸公共偃卧一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皆曰:“佳。”遂相挈循涧行。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壁淡黄色,平坦滑泽,间似五彩。壁上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巉巉攒结,成小普陀,宜供大士。其中泉在壁下,泓渟清澈,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至诚忏谢,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命僧汲泉烹点,各尽一瓯,布毡磐石,轰饮至夜而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六

袁宗道 袁宗道〔明代〕

神清骨亦癯,雅称手中锡。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

极乐寺纪游 岳阳纪行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白苏斋类集·外大母赵太夫人行 荷花池 元宵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 赋得残月似新月 上方山四记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 过郾城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有 春色满园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 桂阇黎收余二十年前题壁诗 幽栖 其一 春日闲居 其三 春日闲居 其二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四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 咏怀效李白 看华严经 山寺偶题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 论文(上) 夏日黄平倩邀饮崇国寺葡萄林, 梦花 对酒 驾幸石景山临观浑河,见水势汹 金人捧剑篇 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 万猿书屋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寿郑大司马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三 过黄粱梦三首 其二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一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 寒食有感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二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雪中共惟长舅氏饮酒 归兴 食鱼笋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昌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 春日闲居 其一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二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游二圣禅寺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同黄思立、赵贞甫集萧允升斋中 斋中独坐 新春索居 村居 初晴即事 其三 初晴即事 其二 初晴即事 其一 过淇县,同年蒋令邀饮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寄无念 其二 寄无念 其一 偶成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三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二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一 结社二圣寺 陶石篑寄书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 晴晚编书 幽栖 雨中 早春独坐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 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 挽周老师九首 其九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六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五 挽周老师九首 其四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闲云馆 送吴体中归皖城,体中与余有净 题宫树春云卷 题朱兵部竹轩 其二 题朱兵部竹轩 其一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二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一 赵御史贞甫 萧赞善允升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一 即事 读李洞诗 保安驿道中 新野道中 北发 偶成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二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一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二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一 将抵都门 渡黄河 暮雨 饮禹州李氏园 登紫云山,是葛仙炼丹处 宿古驿 苦雨二首 其二 苦雨二首 又赠毛丈 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弟阅五弟时艺 偶成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 携尊江上 其二 携尊江上 其一 幽栖 其二 憩有斐亭 真定道中 题瘦马卷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 过黄河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一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有感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 两岸芙蓉 送朱平涵太史册封荣藩 有感戏作 即事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二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一 花下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天均洞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偶题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有感 其二 有感 其一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五 小修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三 侍御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二 孝廉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一 外大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偕馆中兄弟游东郊即事得东字 游百丈泉 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二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二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一 寿舒翁,大行父也 送李湘洲太史赍诏之浙 火神庙道士 雪晨入直 京察见部自嘲 晨起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 冬日斋中即事 其二 冬日斋中即事 其一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月夜登楼偶成 其二 月夜登楼偶成 其一 过修竹馆赠朱汝修 夏日小斋杂兴 其六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夏日小斋杂兴 其四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二 仙人洞 其二 仙人洞 其一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四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三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二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一 青石桥 其二 青石桥 其一 山中看云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信阳道中即事 其四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三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一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发遂平 即事 铜雀台 黄粱梦戏题 其二 黄粱梦戏题 其一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二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一 翻前意 鼓吹 长春堤 汇清亭 五老峰 桃花洞 蟠柏亭 天香喷道 四面琅玕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二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一 题双寺画竹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 见白须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四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三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二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一 六言 其四 六言 其三 六言 其二 六言 其一 独坐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 夏日高户部循卿招饮大通桥,同 送刘都谏谪辽阳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 咏怀 书读书乐后 刘都谏左迁辽阳,别数月矣,远 报谒 夜展张蠙集,误泼酒其上,戏作
形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