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地名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其九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阳蹋蹄歌·其三

萧衍 萧衍〔南北朝〕

龙马紫金鞍,翠眊白玉覊。
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菊潭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
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
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
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
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欺?
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
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
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
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
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
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
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涉园记

陈洪绶 陈洪绶〔明代〕

  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请名之者也。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

  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之义也已。予能广其意,当不是乎止也。忆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搴霞阔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绾之以蔬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历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从兄坐此园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其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其五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还似梦游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其七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清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其六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其八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邠州建学记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人曷尝而乏哉?天地灵粹,赋予万物,非昔醇而今漓。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教有所未格,器有所未就而然也!庠序可不兴乎?庠序者,俊乂所由出焉。三王有天下各数百年,并用此道以长养人材。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斯明著之效矣。

  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亲奉圣谟,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岁贡群士,一由此出。明年春,予得请为邠城守。署事之三日,谒夫子庙。通守太常王博士稷告予曰:“奉诏建学,其材出于诸生备矣。今夫子庙隘甚,群士无所安”。因议改卜于府之东南隅。地为高明,遂以建学,并其庙迁焉。以兵马监押刘保、节度推官杨承用共掌其役事,博士朝夕视之。明年,厥功告毕。增其庙度,重师礼也;广其学宫,优生员也。谈经于堂,藏书于库,长廊四回,室从而周,总一百四十楹。广厦高轩,处之显明。士人洋洋,其来如归。且曰:“吾党居后稷、公刘之区,被二帝三王之风,其吾君之大赐,吾道之盛节欤!敢不拳拳服膺,以树其德业哉?”

  予既改南阳郡,博士移书请为之记。予尝观《易》之大象,在《小畜》曰:“君子以懿文德”。谓其道未通,则畜于文德,俟时而行矣。在《兑》曰:“君子以朋友讲习”。谓相说之道,必利乎正,莫大于讲习也。诸生其能知吾君建学,圣人大《易》之旨,则庶几乎。故书之。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形式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