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江上望青山忆旧》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秋暮雨的扬子江雾色迷蒙,笛声追随着孤雁共同没入无边天际。
初春时节重新走在这青山道上,江面航船静静行驶,柳条犹如丝带满挂堤岸。
注释
青山:于今江苏仪征西南,南临扬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风帆:船帆或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赏析
王士祯善于通过时差来造成意境的虚幻,也就是说,诗人善于将记忆中的景物同眼前的景物枚合起来,创造似真非真的效果。《江上望青山忆旧(选一》这首诗就运用了这一手法。
顺治末年,诗人初下扬州不久,两次经过仪征赴金陇,一次是在秋八月,另一次是在次年的春三月。这首诗写于第二次经过时。诗中把两次见到的景物对照起来描绘,一清晰,一朦胧,一萧瑟,一明丽,造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青山,在这里是地名,山位于今江苏仪征西南,南临扬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回忆第一次经过的景象。深秋暮雨的扬子江,雾色迷蒙,细雨潇潇,江岸上隐隐的
创作背景
此
诗创作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王士祯有事赴江宁,此诗为过仪征所作,追忆去年秋季八月份经过扬子江、青山这一旧地游玩的景象,并写眼前江上春景。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王士祯著·李毓芙选注、王渔洋诗文选注:齐鲁书社,1982.01
简析
《江上望青山忆旧》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第一次经过时看到深秋凄迷的景象;后两句写眼前的景象,描写春天的景色。整首诗采用虚实相映、以景托情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两幅景象、写出两种心境时差和景差的对照,非常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幽微的内心世界,造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316篇诗文 ► 76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