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垂钓

译文我站在水边,发出一声长长的啸声,突然想起了十年前的情景。

注释长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临水垂钓时,突然回想起十年前的往事,心中涌起万千感慨。长啸一声,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白居易 白居易垂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伫立在水边放声长啸,忽然间想起十年前的最初时光。
当年曾三次登上科举甲乙高第,也曾一度进入承明庐侍奉君王。
漂泊的人生充满了变幻莫测,世间的万事总有盈满与空虚。
如今我相伴着江边的老翁,坐在沙头悠闲地垂钓江上。

注释
甲乙第:指科举考试录取时所评定的等第,第一等为甲第,次等为乙等,应考中式称为“登第”。
承明庐:原为汉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为庐,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
浮生:即人生。
外事:指世事。
盈虚:意即圆满与空虚。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开篇 “临水一长啸” 以情感爆发式的笔法统领全篇,将临水垂钓与抒发悲愤之情交融在一起,一个痛定思痛、以长歌抒发悲怀的诗人形象鲜明呈现,给人以震撼心灵的感染力。​

  紧接着便回望往昔,概括人生历程的变迁,官场的升降起伏、仕途的成败得失、人间的世态炎凉、世事的盛衰变化,全都蕴含在这一声长啸之中。​

  江州被贬在诗人心中留下的阴影始终困扰着他,即便在临水垂钓时也难以消散。“忽思” 二字正是这种心理状态的真切流露。​

  诗中的颔联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是诗人对早年一帆风顺、志得意满情景的追忆,也反衬出贬谪带来的精神创伤。​

  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垂钓》是一首五言律。首联写诗人临水长啸,思绪随之飘回十年前;颔联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功成名就;颈联笔锋一转,开始感慨人生的多变和世事的盈虚;尾联从回忆和感慨中回到现实,描述自己现在简单、宁静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以诗人的回忆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对人生多变和世事盈虚的深刻理解,豁达中又蕴含着怅惘、寂寥的情绪。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1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