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姚鼐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泰山记

姚鼐 姚鼐〔清代〕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姚鼐 姚鼐〔清代〕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袁随园君墓志铭

姚鼐 姚鼐〔清代〕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媚笔泉记

姚鼐 姚鼐〔清代〕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灵岩记

姚鼐 姚鼐〔清代〕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绝句二首·其一

姚鼐 姚鼐〔清代〕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姚鼐 姚鼐〔清代〕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
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
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
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
天风飘飘拂东向,拄杖探出扶桑红。
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不知万顷冯夷宫,并作红光上天上。
使君昔者大峨眉,坚冰磴滑乘如脂。
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
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
孤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
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
山海微茫一卷石,云烟变灭千朝昏。
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绝句二首·其二

姚鼐 姚鼐〔清代〕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双溪记

姚鼐 姚鼐〔清代〕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左仲郛浮渡诗序

姚鼐 姚鼐〔清代〕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登泰山记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袁随园君墓志铭 游媚笔泉记 游灵岩记 夏日绝句二首·其一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夏日绝句二首·其二 游双溪记 左仲郛浮渡诗序 惠照寺或言古木兰院也见禹卿于 出池州 夜抵枞阳 复鲁絜非书 食旧堂集序 仇英熏笼宫女手持团扇 太白楼 秦帝卷衣曲 淮上有怀 快雨堂记 李斯论 竹林寺怀王禹卿 其二 嘉庆八年九月二十二日马雨耕邀 望庐山 过芜湖 春雨 于子颍扬州使院见禹卿遂同游累 金麓村招同浦柳愚毛俟园宗棠圃 紫藤花下醉歌用竹垞原韵 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 霄汉楼 论书绝句 其二 金陵晓发 登永济寺阁寺是中山王旧园 游摄山㝛绿云庵二首 其一 洪造深深柳读书堂图 重阳复宿双溪 其一 汉宫辞四首 其三 慧居寺 泊临清漳口 怀刘海峰先生 南朝 临清雨夜 田家 岳麓寺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 咏古五首 其三 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 哭钱侍御 山高月小 振衣千仞冈 始驾马者反之 景阳钟歌 新城道中书所见 七夕集覃溪学士家观祈巧图或以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范蠡论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 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 王麓台山水 书乐志论后 朱白泉观察以其先都统公指画登 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 离思 题四更山吐月图 王石丈得异石于莫愁湖余名之坐 题胡山甫不浪舟记后 古柏庵 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 夏日天长 大禹惜寸阴 董贤银印歌 泊聊城 大明湖夜 题沈学子步屧寻幽图 出独山湖至江口作 漫咏三首 其一 夜起岳阳楼见月 岳州城上 寄仲孚应㝛 戏赠鄞章生 丹徒寓楼上作 赋得昭烈宅 阜城作 清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 顾涧蘋焦山拓铭图 游隐仙庵二首 其二 穹窿山真一观 东浦方伯邀与同游西山遍览诸胜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几更出山而竟 寄任幼直 寄朱二亭 问张荷塘疾 谷树 汶上舟中 得朱子颍书 黄慎雨景 由张秋至汶上口号四首 其三 蔡万资 山似洛阳多 高枕远江声 题韩魏公早朝像 赵承旨天寒翠袖图 唐伯虎墨笔牡丹 题二王帖 其二 题庚午同年通州冯甘浦采樵图 题许令君逗雨斋集二首 其二 题许令君逗雨斋集二首 其一 丹徒值雨梦楼邀挈持衡及江鸣韶 寒食雨 别梦楼后次前韵却寄 将会梦楼于摄山道中有述 次韵答朱二亭 有怀雒君 题黟县朱荣朝望岳楼图 游摄山㝛绿云庵二首 其二 贵池道中 㝛德化县 天门山 重阳复宿双溪 其二 登报恩寺塔 乌江阻风 复阻风 东梁山僧舍 天门阻风 四合山阻风 八月十五日与朱子颖 黟县道中 由㝛松向黄梅 题王慕韩渡江图 竹林寺怀王禹卿 其一 晓斋有述 夏日 次韵子颍送别三首 其三 次韵子颍送别三首 其二 次韵子颍送别三首 其一 平原咏东方生 送弟吁赴杭州后一日行草桥却寄 演纶入都赋赠兼怀橿亭作江汉书 演纶入都赋赠兼怀橿亭作江汉书 翁学士 乔鸥村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 其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 其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 其 渡江 洪县 法源寺 送左墨溪往贵州 南陵送渭川 淮阴钓台 太白楼 望岱 送左冠伦丈往平罗 初雪忆去年是时经潜山下 关山月 石钟山 题吴竹桥湖田书屋图 其二 题吴竹桥湖田书屋图 其一 天门 秋室漫咏 寄灵谷僧 江路又一首 野戍 江路感旧 入龙眠 寄天柱山人 销暑 春日漫兴 其四 春日漫兴 其三 春日漫兴 其二 春日漫兴 其一 寄王禹卿 江南㮄发同居诸友多被落感叹成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 赠释妙德尝作老子疏者 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 壬戌正月四日有怀天民 嘉庆辛酉十二月二十日访方天民 楞伽寺 石湖草堂 张吕环选胜图 报恩寺 葆光寺 鹫峰寺 别治三 其二 别治三 其一 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 送香亭重赴岭南 祝袁简斋八十寿时方送小郎就婚 祝袁简斋八十寿时方送小郎就婚 怀祝芷塘 送李啬生归扬州后却寄 过明孝陵 朱白泉观察以仆往昔访其先公运 和袁香亭清话 和袁香亭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 婺源胡奎若藏黄石斋自书五言诗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 埽叶楼 翠微亭 瓦棺寺 最高峰登晀 忆禹卿在南昌 跋汪稼门提刑登岱诗刻 题坳堂所藏诸城刘文正公手迹 坳堂观察自安徽返将归济南仍入 题李仙枝四友图 次韵答吴竹桥 陈东浦方伯招饮瞻园次韵 重㝛幽栖寺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 其二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 其一 天界寺阁遇两蜀僧 答朱石君中丞次韵 观明贤在楚宗室宅咏绣毬花诗卷 喜胡冠海至 寄李雨村 自嘲 过黄陂湖 归舟 忆慧居寺 龙江阻风 南唐 挽袁简斋四首 其四 挽袁简斋四首 其三 挽袁简斋四首 其二 挽袁简斋四首 其一 八山 自海峰先生丧十馀年鼐不至枞阳 自海峰先生丧十馀年鼐不至枞阳 次韵赠左兰城 宗人无锡半塘令君置酒寄畅园漫 别张慕青吴竹堂两同年 将去杭州项秋子 晓过苏堤作 城隍山 虎跑泉观东坡诗刻 登松篁岭酌龙井泉与吴江郭频伽 谒德馨祠 王太常雨景 题画 江行绝句 送客之南昌 题胡始泉试砚照 孙渊如观察 又寄方植之一首 阻风三山夹因偕陈硕士及儿侄游 张惺斋见示先赠侍读公西阪草堂 题二王帖 其一 江上送吴殿麟定还歙 雨后 论墨绝句九首 其九 论墨绝句九首 其八 论墨绝句九首 其七 论墨绝句九首 其六 论墨绝句九首 其五 论墨绝句九首 其四 论墨绝句九首 其三 论墨绝句九首 其二 论墨绝句九首 其一 湘阴 官塘 黄陂道中 疑冢 吕翁祠 蔡万资 其三 蔡万资 其二 李敦庸荷叶双凫 宋人水殿图 王文成公像 题梦楼集 题画 其二 题画 其一 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 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 五言长城 象阙宪章新 吴宫教战 徐半山桂 松圆溪山亭子 松圆老人小景 秋至 题赵雨亭出关图 过江浦县 由仪真至滁州口号三首 其三 由仪真至滁州口号三首 其二 由仪真至滁州口号三首 其一 留别扬州诸君 济宁城东酒楼忆亡友马牧侪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形式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