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苏辙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苏辙〔宋代〕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国论

苏辙 苏辙〔宋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苏辙〔宋代〕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苏辙〔宋代〕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苏辙〔宋代〕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苏辙〔宋代〕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苏辙 苏辙〔宋代〕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苏辙〔宋代〕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适徐州赴举

苏辙 苏辙〔宋代〕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逍遥堂会宿二首

苏辙 苏辙〔宋代〕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六国论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怀渑池寄子瞻兄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武昌九曲亭记 送王适徐州赴举 逍遥堂会宿二首 东坡先生墓志铭 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并引 墨竹赋 东轩记 遗老斋 孟德传 种兰 游西湖 待月轩记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三国论 巢谷传 南康直节堂记 闻子瞻重游南山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 那吒 赤壁怀古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藏书室记 超然台赋 省事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二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其二 壬辰生日儿侄诸孙有诗所言皆过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 上昭文富丞相书 周昉画美人歌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 种菜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除日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春日耕者 隋论 南斋竹三绝 寄内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馆寄子 黄楼赋并叙 小雪 冬至日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送姜司马 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奉同子瞻荔支叹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踏藕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幽兰花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披锦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 苏辙集·刑赏忠厚之至论 题东坡遗墨卷後 游景仁东园 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 和子瞻读道藏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竹枝歌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次韵子瞻见寄 乾荔支 读旧诗 天敌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高邮别秦观三首 寒雨 和子瞻蜜酒歌 蚕麦二首·其一 上两制诸公书 次韵子瞻过海 次韵子瞻太白山下早行题崇寿院 郭纶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 除日 追和张公安道赠别绝句 寓居六咏 夏至後得雨 东湖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和子瞻铁柱杖 吴氏浩然堂记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曾子固舍人挽词 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 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 送杨孟容朝奉西归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为兄轼下狱上书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 正月十六日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石苍舒醉墨堂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菡萏 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茶花二首 和子瞻煎茶 立秋後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踏青 舟中听琴 寒食赠游压沙诸君 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 谢人惠千叶牡丹 喜雨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知雄州王 王维吴道子画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和王适新葺小室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春日寄内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 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 次韵刘敏殿丞送春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环波亭 调笑令 咏竹二首 九日独酌三首 游泰山四首 灵岩寺 初发嘉州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横桥 江上看山 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 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和子瞻记梦二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 次韵秦观梅花 滕王阁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白云庄偶 早睡 李斯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槛泉亭 夜泊牛口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望云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和毛君州宅八咏 凤凰山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寄济南守李公择 赋园中所有十首 和子瞻调水符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 次韵子瞻再游径山 和子瞻濠州七绝虞姬墓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次韵子瞻游径山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 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杨主簿日本扇 闭居五咏其一杜门 闭居五咏其二坐忘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 五月一日同子瞻转对 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 雪中洞山黄蘖二禅师相访 徐孺亭 舟中风雪五绝 幽兰花 其一 万蝶花 梦中反古菖蒲 李方叔新宅 林笋 上元後一日观灯寄王四 柳湖感物 陪欧阳少师永叔燕颍州西湖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北渚亭 次韵子瞻凌虚台 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 石鼻城 次韵秦观秀才携李公择书相访 寄范丈景仁 初至金陵 游庐山山阳七咏 开先瀑布 劝赠李朝散 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 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 蚕市 登嵩山十首 吴道子画四真君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 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 和陶拟古九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过杨无敌庙 别岁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题王诜都尉设色山卷后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 次韵子瞻寄贺生日 读传灯录示诸子 泛潩水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二午窗坐睡 次韵姚道人二首 次韵子瞻独觉 次韵冯弋同年 闭门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 答王定国问疾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 次韵答幽兰 丐者赵生传 服栗 茶花二首 其一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七 李 落叶满长安分题 所寓堂後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次韵柳子玉见赠 次韵子瞻见寄 南窗 屈原塔 过九华山 竞渡 自黄州还江州 和毛君州宅八咏 翠樾亭 题杜介供奉熙熙堂 次韵王巩留别 春日耕者 魏佛狸歌 赠吴子野道人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无言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筼筜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 王诜都尉宝绘堂词 寒食游南湖三首 中秋见月寄子瞻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 连雨不出寄张恕 次韵答张耒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读史 中秋夜八绝 郿坞 和柳子玉共城新开御河过所居墙 和子瞻宿临安净土寺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和韩宗弼暴雨〈次韵〉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戏题菊花 上元不出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立冬闻雷 御风辞 上高县学记 守岁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 次韵王适游陈氏园 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 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 除日二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渡桑干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将拆旧屋权住西廊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三夜卧濯足 大雨後咏南轩竹二绝句 大雪三绝句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病愈二首 除夕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 初得南园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 次韵钱勰待制秋怀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 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
形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