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笔记文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苏轼〔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一作: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张岱〔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钟山记

苏轼 苏轼〔宋代〕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千尺 一作:千仞)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雪

刘义庆 刘义庆〔南北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 刘义庆〔南北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中石兽

纪昀 纪昀〔清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刘义庆〔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小石潭记(柳宗元) 湖心亭看雪(张岱) 石钟山记(苏轼)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咏雪(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河中石兽(纪昀) 杨氏之子(刘义庆)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西湖七月半(张岱) 满井游记(袁宏道) 永州八记(柳宗元) 活板(沈括) 童趣(沈复) 廉耻(节选)(顾炎武) 游沙湖(苏轼)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 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 冷泉亭记(白居易) 周处除三害(刘义庆) 鹦鹉灭火(刘义庆) 大龙湫记(李孝光) 龙山雪(张岱) 浣花溪记(钟惺) 世说新语·陈元方候袁(刘义庆)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松风阁记(刘基) 记游定惠院(苏轼) 黄鹤楼记(阎伯理) 金山夜戏(张岱) 柳敬亭说书(张岱) 王子猷雪夜访戴(刘义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刘义庆) 白洋潮(张岱) 百丈山记(朱熹) 割席断交(刘义庆) 于园(张岱) 石崇与王恺争豪(刘义庆) 新城游北山记(晁补之) 陈遗至孝(刘义庆) 曹司农竹虚言(纪昀) 鲁藩烟火(张岱) 游媚笔泉记(姚鼐) 雪窦游志(邓牧) 狼子野心(纪昀) 游千山记(程启充) 虎丘中秋夜(张岱) 阮裕焚车(刘义庆) 梵天寺木塔(沈括) 钴鉧潭记(柳宗元) 石渠记(柳宗元) 与友人论学书(顾炎武) 游庐山记(恽敬) 游黄山记(袁枚) 西湖香市(张岱) 游丰乐醉翁亭记(王思任)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柳宗元) 石涧记(柳宗元) 炉峰月(张岱) 红桥游记(王士祯) 游双溪记(姚鼐) 游万柳堂记(刘大櫆) 入蜀记(节选)(陆游) 浮槎山水记(欧阳修) 初至西湖记(袁宏道) 浙西三瀑布记(袁枚) 徐孺子赏月(刘义庆) 袁家渴记(柳宗元) (沈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游虎丘小记(李流芳) 环翠亭记(宋濂) 魏武捉刀(《世说新语) 魏武游侠(刘义庆) 杨修啖酪(《世说新语) 谢公泛海(刘义庆) 夜游孤山记(邵长蘅) 蒸饭成粥(刘义庆) 古人铸鉴(沈括) 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 峡州至喜亭记(欧阳修) 再游桃花源(袁中道) 韬光庵小记(萧士玮) 游漓江日记(徐霞客) 锅巴救命(刘义庆) 正午牡丹(沈括) 游姑苏台记(宋荦) 华歆避难(《世说新语) 李遥买杖(沈括) 谢安怜翁(刘义庆)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 乙亥北行日记(戴名世) 王安期不鞭书生(刘义庆) 邓攸弃儿保侄(刘义庆) 王戎观虎(刘义庆) 游石首绣林山记(袁中道) 游武夷山记(袁枚) 湘江遇盗门记(徐霞客) 丽江从教日记(徐霞客) 琅嬛福地记(张岱) 游天平山记(高启) 石崇斩美人劝酒(《世说新语) 方家以磁石(沈括) 西湖寻梦·苏公堤(张岱) 州官放火(《老学庵笔) 莽汉断棘(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谢公(刘义庆) 廿二史札记·卷七(节(赵翼) 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徐霞客) 林道人诣谢公(《世说新语) 王蓝田食鸡子(《世说新语) 割席分坐(刘义庆)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 老叟斥牛(纪昀) 刘羽冲死读书(纪昀) 岳阳纪行(袁宗道) 哑孝子(沈括) 曹玮大破虏师(沈括) 徐霞客游记·游大理日(徐弘祖) 游小盘谷记(梅曾亮) 谢万石雅量(刘义庆) 雁荡山(沈括) 陶庵梦忆·彭天锡串戏(张岱)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徐霞客) 王蓝田性急(《世说新语) 仇池笔记·鹅有二能(苏轼)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自新(刘义庆) 世说新语·陶侃留客(刘义庆) 博物志·杂说(节选)(张华) 陶庵梦忆·龙山放灯((张岱) 杀生之报应(《俞曲园笔) 王右军诈睡(《世说新语) 徐霞客游记·游茈碧湖(徐弘祖) 梦溪笔谈·官政(节选(沈括) 晏殊初仕(沈括) 容斋随笔·诸葛公传(洪迈) 阅微草堂笔记·刘羽冲(纪昀) 张之万之马(《庸闲斋笔) 世说新语·太守髡陈仲(刘义庆) 谢安赴宴(世说新语) 老学庵笔记·节选(陆游) 传习录·门人薛侃录((王守仁) 陈仲举礼贤(《世说新语) 林逋养鹤(《梦溪笔谈) 稼轩记(洪迈)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徐弘祖) 容斋随笔·萧颖士风节(洪迈) 拔树凿井(《阅微草堂) 容斋随笔·勇怯无偿(洪迈) 沈怀清勘案(《听雨轩笔) 梦溪笔谈·器用(节选(沈括) 梦溪笔谈·权智(沈括) 雁冢(《俞曲园笔) 恃胜失备(《梦溪笔谈)
形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