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取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为为底,近岸,卷石底为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一作: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为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名。千里名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名,祗辱同奴隶人之手,骈死同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名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名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名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名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名!”呜呼!其真无名邪?其真不知名也!
孙权劝学
司马光〔宋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若涂掌事,曰可曰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若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即更 一作:即若)
咏雪
刘义庆〔南北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雪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絮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自相矛盾
韩非〔先秦〕
楚人有鬻人与矛者,誉之人:“吾人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人:“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人:“以子之矛陷子之人,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人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韩非子〔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南北朝〕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