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地方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潮

苏轼 苏轼〔宋代〕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潼关

谭嗣同 谭嗣同〔清代〕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到黄州

苏轼 苏轼〔宋代〕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纵游淮南

张祜 张祜〔唐代〕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巫山巫峡

郦道元 郦道元〔南北朝〕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径石门滩。滩北岸有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刘备为陆逊所破,走径此门,追者甚急,备乃烧铠断道。孙桓为逊前驱,奋不顾命,斩上夔道,截其要径,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而叹曰:吾昔至京,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于此。遂发愤而薨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绝·观潮

毛泽东〔近现代〕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潘阆〔宋代〕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汤显祖 汤显祖〔明代〕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成都府

杜甫 杜甫〔唐代〕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律·洪都

毛泽东〔近现代〕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观潮(苏轼) 潼关(谭嗣同) 初到黄州(苏轼) 纵游淮南(张祜) 巫山巫峡(郦道元) 七绝·观潮(毛泽东) 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汤显祖) 成都府(杜甫) 七律·洪都(毛泽东) 对酒(李白) 岐阳三首(元好问) 横波亭(元好问) 东京梦华录序(孟元老) 桂林(李商隐) 忆钱塘江(李觏) 秣陵(屈大均) 洞庭阻风(许棠/张泌) 游龙门奉先寺(杜甫) 余杭四月(白珽) 白帝城怀古(陈子昂) 南都行(李白) 王子坊(杨衒之) 渡白沟(刘因) 赤壁(赵翼) 润州二首(杜牧) 阆水歌(杜甫) 于园(张岱) 忆秦娥·湖天阔(黄景仁) 潼关河亭(薛逢)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王夫之)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 过虎门(康有为) 出太行(朱德) 水经注·江水(节选)(郦道元) 念昔游三首(杜牧) 洞庭湖(元稹) 题江湖伟观(刘黻) 何陋轩记·节选(王守仁)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苏轼) 炀帝陵(罗隐) 遥碧亭(杨杰) 出嘉峪关感赋(林则徐) 契丹歌(姜夔) 南剑道中(喻良能) 西湖游记二则(袁宏道) 南浦(王安石) 洞庭春色赋(苏轼)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 齐天乐·客来新述瀛洲(张景祁) 红桥游记(王士祯) 怀金陵三首·其三(张耒) 翠云廊(乔钵)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杜甫) 采莲曲(张籍) 重修岳阳楼记·节选(张德容) 南堂五首·其五(苏轼)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 金山寺(梅尧臣) 西陵峡(郦道元) 天地之所昆仑山(《山海经》) 游天台山日记浙江台州(徐霞客) 过闽关(刘基) 西园(陆游) 安国寺记(苏轼) 峡州至喜亭记(欧阳修)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冯延巳) 题天柱峰(白居易) 赠简竹屋(钱舜选) 瑞鹧鸪·吴会风流(柳永)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 记九溪十八涧(林纾) 烂柯由石桥(孟郊) 黄陵庙(李群玉) 贺新郎·赋滕王阁(辛弃疾) 题凌云寺(司空曙)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 清白堂记(范仲淹)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杜甫) 火焰山(吴承恩)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裴迪) 称心寺中岛(方干)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怀濬) 夜抵枞阳(姚鼐) 宿阳朔山寺(蓝智)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杜甫) 洗心亭记(刘禹锡) 谩兴(王冕) 水帘洞歌(吴承恩) 败荷(王镃) 游天平山记(高启) 石岭关书所见(元好问) 广游志(节选)(王士性)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苏轼) 万里桥(岑参) 竹轩记(张九成) 彭州圆觉禅院记(苏洵) 河水龙门(郦道元) 江陵府曲江楼记(朱熹)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杜甫) 建业(丁开) 剑门(周敦颐) 瑞鹧鸪·全吴嘉会古风(柳永) 宿翠微寺(马戴) 过芜湖县(林逋)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九(杜甫) 晓过赵北口(查慎行)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雍陶)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陈子昂) 饮泉亭记(刘伯温) 苏堤杂花(佚名) 光宅寺诗(刘令娴) 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李商隐) 重修杜工部草堂记(杨廷和) 临江仙·江绕黄陵春庙(牛希济) 虎丘寺(张籍) 淮南子·地形训(刘安) 蝴蝶泉(徐霞客) 平山堂记(郑兴裔) 长安府舍十咏·其二·(韩琦) 小宅(白居易) 书仙台观壁(周敦颐) 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彭懋琪) 月山草堂四咏(汤显祖) 游牛首山记·节选(谢良琦) 题大洪山(黄载) 赴犍为经龙阁道(岑参) 烂柯山(陆应旸) 初至茂屿呈张大司马(沈九畴) 墨君堂(文同) 双调·蟾宫曲(庾吉甫) 临江仙·谢家仙观寄云(牛希济) 泸川纪行(杜甫) 水经注·圣水(郭璞) 红绣鞋·重到吴门(任昱) 题霍山岩(蓝乔) 浣溪沙·大觉寺(纳兰性德) 白氏草堂记(邓石如) 思堂记(苏轼)
形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